老班眼睛眯起来一弯了成了朵蟹爪菊,一开口便要搂不住似的要笑场,抿嘴憋了半天也没憋住,干脆利落地“噗嗤”一声,引得班里一众紧跟着也哄作一团儿,特幸灾乐祸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地盯着二人咯咯直乐,当属游凯风大鹅似的嘎嘎笑得最响。老班拍把肚子,抬手指指下头一脸wtf的李鸢彭小满,半真半假地打趣:“可长脸?快回家把好消息告诉你们爸妈吧可,上校报了你俩要!”
彭小满想骂人,李鸢也想。
这他妈是得多跟学生过不去,关小黑屋里多少天才能想出这等损招儿?
李鸢站起来朝背后的游凯风默不作声竖了个中指,一手插兜跟着彭小满老大不情愿地起身。学生会的几个扶着门框个指了指教室里的卫生角,慢吞吞地小言小语:“教导主任还说,麻烦你们自己带扫帚和抹布,还有小水桶……”
草。
讲台下众人登时笑得更是不怀好意,此起彼伏,陆清远趁机在底下吹了个幸灾乐祸的流氓哨。连苏起都忍不住停笔不看题,将视线围着李鸢来回往复绕了好几周,看他和彭小满一高一矮一前一后,猪八戒扛耙似的肩架着扫帚,被一路“押送”出了回廊,侧头看了眼神色搞怪努着嘴的周以庆,推下眼镜,与她同时抿嘴笑开。
笑完了又忍不住落向窗外,看李鸢离开的那个楼梯口。
他不在教室,不始终把他那副颀长微弓的脊背对着她,她总隐隐地神思飘摇,喜欢他到了一种不可言说、不知如何形容的崇拜与依恋。于是又万分纠结懊恼,柔肠百转又忍不住懊丧地悄悄想,自己究竟要再变得多优秀,多好,才能吸引他特殊于他人地多看自己一眼。
李鸢聪明好看,又酷酷的;李鸢是苏起的一眼初恋。很俗,很廉价,很时机不对,可突然破土兀自打芽抽长,连从小到大被揉搓打磨到没了那根反骨的苏起都控制不了。而青春期暗恋比“不敢说”更难过纠结的一处在于,看不明白对方心仪的模样与方向,连可供努力与更改的目标也不曾有。
窗外夏雨汤汤,空气里浮着一层泥土浸润的青涩的腥味,和簇新的卷子上的密匝排符号数字混做湿滞不分明的一团。就像她柔柔初醒,且还打着哈欠的青春一样。
白术堂紧挨着那棵被他们摧残了的老枇杷树,飞檐高翘,出檐则更加低远,四角如轻盈活泼的飞鸟展翅,是典型的纤巧秀丽的的宋代木制建筑风格,茂密的绿林树影掩了轮廓,则更加古朴静谧。
堂内因为存了校史碑与高考英雄榜,堂门正前处又立了鹭高第一任校长的青铜铸像,所以这块地界算是鹭高最威严肃穆有底蕴的地方,因而不论哪个学生,不管犯了什么样的大过小错,都得按例被捉过来溜一趟腿,整一整文气,定一定心神,就跟民国剧里的大家闺秀犯了点芝麻大点的破烂事儿,都得被家族长辈长吁短叹地拖去祠堂跪一宿祖宗,生怕造了祖上的孽似的。
彭小满低头扫着堂下回廊的打湿的落叶,屋檐下的水滴隔着短短间距排列着形成下坠的细小水流,像挂在檐下的一排透明的珠帘。雨滴落地飞溅,拍打在立柱与供以小息的回廊石凳,和他扫帚触地的“刷啦”声巧妙应和。
李鸢见他特牛`逼的一点儿也不怵眼前男生的单反镜头,任对方跟个照相馆上蹿下跳的艺术总监Tony似的,端着相机变换角度连按快门,自然而然做着手里的处分。抬手,踱步,转身,弓腰,漫不经心得就像一次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的街头伪抓拍。李鸢怀疑贴上校报的得是这小子的个人写真。
李鸢在一边折了块小抹布,有一搭没一搭地擦着本就干净如新的一根木制立柱,忍不住从鼻子里发出细小的一声“哧”,说笑也不算笑,自然得就像一个下意识地反应。
彭小满听见了,挑眉看他:“劳改呢,还高兴啊?”
李鸢骨子里就是爱装逼的主,笑点低到地心成不了苦大仇深愁眉不展的那一挂,也依旧深深渴望做成喜怒不形于色的那一类人,于是便敛下嘴角摇摇头,不说是也不说不是。
“那就比昨天高兴。”彭小满道了个陈述句。
李鸢望着他淡褐色的眼珠,新月形的双眼皮褶,过度解读似的在他眼里看出了深意。莫名其妙得就觉得有禅意,有一个圆融欢喜又从容自若的外壳,把所有尖锐的情绪都包裹住了,美好而虚假。惹人想戳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