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他都有点怀疑自己看错这小孩儿了。
“没有没有,未来是你们年轻人的,踏实干,市场和艺术两手抓!哦对了——谢谢你的化妆间,真暖和啊!”谢梧顺着他的话接,措辞客套恭维,态度不轻不重地捏了几分前辈姿态。
蒋锡辰放下帽子,两手抬在衣摆处,有些拘谨地走过来,站得跟他保持一些距离,一脸谦恭:“这个都是我经纪人要求的,她总这样……您可能也知道,我以前在韩国唱歌什么的,那边的环境就是要搞得自己很大牌的样子,真不好意思。”
说完,他露出一个讪讪的笑。
谢梧忍着满心不适微微偏头抬眼去看他,只见他垂眸乖顺,睫毛长得惊人,足能筛下整片阴影来,一张脸是真长得精致漂亮。这个年轻少爷的造型,也非常适合他,衬他的贵气,更托他那股若隐若现的天真无邪。
按照本剧的剧情,这正是小少爷刚刚长大成人的时候,也是与独力抚养自己的小叔叔间隙初现的时候。谢梧看他这模样看久了,就真有点剧里要求的那种又爱又忧又茫然的心情,直觉这次合作会愉快。
“有什么不好意思,来来来,坐下来——京京,你能帮小蒋拉一下那张椅子吗?”
“哦,好的。”京京还沉浸在刚才的惊吓里,一张俏脸有点惊魂未定。偌大一个化妆间,三四张椅子,他却拉了张远的,送到蒋锡辰身边后,又拿起化妆工具站到谢梧面前。
两人对视一眼,都正经八百起来。京京默然地给他最后处理一些细节,听他拉蒋锡辰聊戏和角色,一个字也不再插嘴。
其实,谢梧也就是为了掩饰内心的尴尬和不适,装模作样找个公事公办的话题跟蒋锡辰聊天,免得冷场。结果,这小孩儿还真有点见解,两人聊着聊着就渐渐认真起来了,连京京什么时候给自己定完妆离开的,谢梧都没注意到。
“谢哥,我觉得《红樱芭蕉乱流光》一定会成为一部好剧的!”蒋锡辰认认真真听罢谢梧对彼此角色关系变化和心理转换的分析后,面露感概地说。
谢梧有点愣:“红……红樱,是什么?”
蒋锡辰:“咱们这部剧的名字啊!”
……什么胡乱化用。谢梧在脑子里分解了一下这个剧名,还原到“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原句里,还是感觉一阵恶寒,手臂鸡皮疙瘩不住地冒。
但口上得虚伪呵呵,道:“嗯,故事是挺好的,人物的成长和逻辑都顺,咱们好好演吧。”
蒋锡辰看着他,眉眼弯弯一笑:“那我现在就开始叫你小叔叔吧!可以吗?”
谢梧无语,心里憋着一句“你不是早这么叫了吗”,愣是甩不出来,只能点点头:“好。”
第三章
说这剧还算有个好故事,都是从蒋锡辰那个角色的角度看。
对谢梧来说,他的作用就是成就这个故事里的蒋锡辰。他七成以上的戏份也都是跟蒋锡辰对手,角色功能性可谓简单粗暴。
两个角色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谢梧自己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小青年,跟设定上小自己十岁的蒋锡辰更像是一对兄弟,陪他做尽了少年人会干的小坏事,也助他遇到女主角。中后期,两人家道中落,蒋锡辰那角色父母双亡,唯有小叔叔相依为命。
这个阶段,叔侄二人既面对共同的困难,又分别承担自己的困境和责任,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走上不同的道路。此时,小叔叔对小侄子的作用则更多体现在了衬托对方的进步和新潮上,落实到剧情里,谢梧主要干了一件事……阻止小侄子和女主角在一起。
“唉?唉……我为什么要阻止他和女主角在一起呢?就因为跟人小姑娘政治立场不同?”谢梧盯着剧本轻声自言自语,显然不满意剧本对他这个人物的逻辑设定,左右咂摸,都觉得动机的合理性不够,按耐不住改戏的心。
余光一瞥,看到蒋锡辰在背台词,认真投入,乖巧喜人。他这么静看了片刻,心里泛起那翻不过去的疑惑,这小子真的是这么个三好学生吗?
尽管两人这些天在组里朝夕相处,他已经真切感受到了京京对蒋锡辰那种神往的描述,什么情商高、智商高、对人好、招人疼之类的——事实上,且不说旁观蒋锡辰与人相处如何如何,就是自己的亲身体会也堪称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