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粉笔字写得非常漂亮,比字更漂亮的,是他的手。
那双手,该怎么形容呢?
手指修长、白皙不说,整个儿有瓷的感觉,是瓷做的艺术品,假如以为这艺术品是死物,那就错了,它具备的生命力不是体现在被主人支配的动作之上,而是体现在,它好似拥有某种不可琢磨的隐秘魔力,能牵动人的目光,追随那手的每个细微动作。
我亦被周老师的这双手所吸引,看他一笔一划,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写下“周子辰”三个字。
写完名字,周子辰老师转身过来,含着轻浅的笑意问:“大家学语文那么久,知道我们中国古代的时辰划分吗?”
我们班课堂纪律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学习的气氛也挺活跃,老师提问,同学们都爱回答,周老师的话,像是给大家提问的,霎时,同学们小小地骚动了。
说是骚动,而不用别的词形容,还有一层原因,周老师新来乍到,长个仙品的模样,大家乐意表现表现,自然不会那么守纪律。
内向的还想着举手,外向的直接蹦起来回答了。
我前面那位女同学陈玉珠,蹦得最快,比她慢的,只好悻悻地坐下。
陈玉珠是语文课代表,她声音清脆悦耳,“周老师,我知道。”
“你说说看。”
“古代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子时是晚上的11点到凌晨1点,辰时是早上7点到9点。”
“你说得很对,请坐下吧。”周子辰老师让陈玉珠坐下以后,继续说道:“子时,也叫子夜,是一天之中最黑暗的时刻,作家茅盾的书名《子夜》借用这个词,写的是中国最黑暗的时刻。辰时,又叫食时和早食……”
说着,周子辰老师在黑板写下“食时”“早食”两个词,然后接着解释,“辰时是古人吃早饭的时间,天光大亮,万物清明。我的名字之所以叫做子辰,是因为我的母亲从子时开始阵痛,最后,在辰时将我生下……”
周子辰老师的声音还在教室里娓娓回荡,我却听到了周围几个男同学的小声议论……
“诶,你们感觉到没,这新来的数学老师真像语文老师啊。”
“你懂个屁,人家这叫文化。”
“是啊,周老师感觉忒文化人,和一般的数学老师不一样,那些都文盲。”
“就是。”
“……”
听得几句,我暗暗好笑。
周子辰老师,您不是仙品,还有谁是仙品?
您可千万不能自甘堕落,落到赵家俩姐妹手里,她们……配不上您……
第六十九章:另一副面孔【上】
蹲在地上哭,花一分钟反思自己的问题。
可青和二哥都是能力出色的人,我比不了,我只是一个能力一般的普通人。
人对比自己强的人,总有一种向往和崇拜感,希望自己也能达到那么强的程度,或者说,关心和照顾的人对自己而言很强,那么身心都会不由自主去依赖。
可青是我所依赖的,二哥也是我所依赖的,他们对我的付出,我轻而易举地获得,也轻而易举地依赖,他们是我相信的人,依赖自己相信的人,被能力强的人照顾,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二哥给我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基于对二哥的依赖,我带着“爱屋及乌”的心理去依赖童春晓,却犯了一个大错误,人和人是不同的,童春晓不是我的可青,也不是我二哥,他是一只拥有天赋才能的魔。
假如说,没有那个“强”的能力,我勉强自己去“逞强”,那对我有什么好?只能是栽跟斗。我依赖童春晓的答案,是在“逞强”,假装自己很厉害,看见高分就心喜,久而久之,我忘了,我实际上并没有那个能力。
我那个样子,和童春晓崇拜特权有什么分别?
本质是一样的!
“逞强”会吃苦头,不如认清自己的能力,走最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正确和最好的自我发展道路,我又何必去盲目崇拜比我厉害的那些人呢?
一双鞋子,即使再漂亮,只要不合脚,一样得丢掉。
我的其他科目不差,好歹是这个重点班的中上水平,高考冲刺的最后四个月,多练一下数学,想必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我去年高考落榜,是没进重点,普通二类分数线是到了的,我收到一个二类本科学校的通知书,学校所在地要出北京市,二哥不许我出去,他的意思要我耗一年读北京的重点大学。有些事,我不会和二哥强争的,他的出发点总是为我好,他怎么说,我听话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