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蓝颜祸水。
伽蓝虽是建筑系学霸,但她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她幼时便展露绘画天赋,继而通过母亲的朋友结识著名的建筑学家廖鸿涛,并拜他为师,在他的指点下绘画水平突飞猛进。
廖鸿特城市海外建筑大奖获得者大名,历年来在建筑界如雷贯,作为s大建筑学院院长一直深受众学子爱戴。
2002年伽蓝参加高考,在填第一志愿,询问过了廖鸿涛的意见:“老师清华建筑系和s大建筑系,你觉得我应该填写哪一个?”
“s大建筑系在国内虽然也是属于刷,和清华建筑系相比,毕竟有些差距……”廖鸿涛短暂沉默后告诉她,“事关你的未来填写志愿还需要你自己定。”
“嗯,我看我还是填写清华建筑系吧。”伽蓝故意这么说。作为,s大建筑学院院长,廖鸿涛,能理性说出有差距,已属难得,但作为老师,他教导她多年废心废力,把他这只小鸟养的羽翼丰满,又怎舍得放她离开?
果然,廖鸿涛,听到她的回复,顿时语塞,隔着电话轻轻的扇了一下脸,懊恼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人才流失……
有些话了,廖鸿涛不方便说,伽蓝却帮他说了:“老师,我哪能真去北京啊,我舍不得离开您,也舍不得离开我母亲,她一个人把我拉扯大,不容易,我不能离她太远。”
那天阳光穿过窗户照在教室的课堂上,志愿表虽是薄纸一张,看上去却很暖,第一志愿,伽蓝填的是“s大建筑系”。
2002年9月,伽蓝就读s大建筑系。之所以说她不是一个好学生,是因为全系只有她一个人敢挑战老师的权威所谓挑战权威,并非她叛逆挑衅,而是她在学习上要求极高,她的大脑称的上是一座小型图书馆,面对某些教学理论的冲突,伽蓝敢于提出质疑,:设计平面作品时,在平面比例设计上更是勇于跳出老师事先设定好的条条框框。如此一来,难免会得罪老师,好在出来的设计图总能让老师无话可说。
作为全国著名高校,s大的好学者,比比皆是校园的林荫大道上各大学院数万学子络绎不绝,每日匆匆来往于教室和图书馆,尤其是建筑学院,夜间自习室不断电是常有的事。
2003年暑假后开学不久,各科老师开始以折磨学生为乐,伽蓝大二学分尚未修,除了要应对,大二的必修课,还要兼顾大三的学业安排,时间之紧,可想而知。
在课程作业一大堆的情况下,大二的李教授,在某天黄昏下课后,笑眯眯的布置的课后作业每人两张方案草图,后天上课,我要看到。
大三的马教授变态,规定学生必须在一周内上交四件模型,外加两张基地分析表。
面对双重课业的压力,伽蓝不得不加入通宵阵营,这可乐坏了舍友叶蓁蓁:“伽蓝,想不到你也有今天吧?”
另一舍友徐惠也是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说起了风凉话:“伽蓝同学,欢迎加入通宵阵营。相信我,通宵滋味销魂,足以令你回味无穷,祝你体验愉快。”
伽蓝的舍友共有三位,分别是蔡小竹,叶蓁蓁和徐惠。s大建筑系招生素来严格,入系学子在绘画方面皆有特长,这三人的绘画虽然一直处于中下水平,但按时出图不是难事,坏就坏在这三人的拖延症相互传染,总是直到出图前几日才开始集体通宵画图,时间久了,通宵画图也是宿舍常态。
这天黄昏,伽蓝在宿舍里赶大三的作业用笔记本进行3D模型渲染,笔记本负荷太重,温度迅速飙升。适逢电脑小能手叶蓁蓁回宿舍取画板,认真瞄了一眼电脑屏幕,忍不住吐槽的,笔记本渲图实在是吃力,除了CPU频率有限,功能和内存容量都是出图硬伤,与其跟笔记本较劲不如换一台计算机出图。
这几天作业量惊人,建筑系计算机全部被人霸占着,躲在宿舍里用笔记本喧图也是迫于无奈,看来,等她忙完手头作业,换电脑已是必然趋势。
谁料叶蓁蓁哈哈一笑道:“聪明蛋,我说你的聪明劲究竟跑哪里畅游去了?建筑系计算机房人满为患,不是还有其他学院吗?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距离我们建筑系最近那里计算机最多,你大可去那里观望一下情况。”
伽蓝:“……”
建筑系和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虽然距离不远,但步行过去后,夜幕已落,S市这天天气不好,白天闹了一天,情绪,到了晚上热风扑面,瞧这阵势,夜间多半会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