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闭嘴,闭嘴吧,行行好?我开车占着手,自己点一下自己哑穴,谢谢哦。”
“我就不,我偏说。哎我刚突然想,找个女孩儿好像也不错。比较有共同语言,没有代沟,还可以和她分享化妆品,裙子,卫生巾,妈的,我的口红和香水再不用完该过期了。”
“谁让你买那么多。”
“你们男人懂什么!”
“我就懂一件事儿:只想搭伙儿过日子的话,怎么着都行。不提结不结婚、负不负责这茬儿,还是得找个喜欢的。甭跟我说‘喜欢不能当饭吃’,不喜欢你整天脸对着脸的压根儿吃不下饭。没饭吃是因为穷。”
“你现在讲话跟我小哥一个腔调哈。”
“夫唱夫随。”
“脸真大啊。”
“我乐意。”
两人一齐沉默,又一齐笑,陈蜜柑笑得更大声,更开怀,似乎比她哥还高兴,有一份独属于自己的快乐。
她朝窗外喊,灌了一嘴风:“我爱你!!”
她的声音飘了很远。
“你爱我吗!?”
午夜的飒城不回答。
她拿着康崇的手机给景允发语音:“哥!康崇爱你!”
他们到家了,走出停车场,绕到景允家楼下,夜深人静,阳台里的灯光亮了又灭。
景允的消息发回来,声音倦而哑,像草纸的触感,粗糙而温暖。
“我也爱他。”
第24章
八月中旬,出版社的新书刊号总算批下来,所有人都松了口气。顺利将书送印后,总编自掏腰包,请景允他们编辑部的几位同事吃海底捞,犒劳大家连续两周不舍昼夜的辛勤工作。
聚餐的地点恰巧在康崇他们公司附近,隔一条街。那条街都是办公楼,高大倨傲,锐利的时代感,往来出入的人着装体面,行色匆匆,相互之间不打招呼;这条街全是饭店,大排档,那种开在低矮平房里、装修花哨的小馆子,路两旁栽植着合欢树,人行道上零零散散有几名挎竹篮的妇女,席地铺开一块麻布摆摊,卖当季的香瓜和葡萄,许人先尝再买。
到了海底捞楼下,景允忽然对同事们说:“你们先上去点菜,我……临时想起点事儿,待会儿去找你们。”
见同事均是面露疑色,他一时不知该怎么组织语言。有些称呼并不生僻,一天到晚挂在嘴边,平平无奇的两个字,反复排练多次,却次次都似滚过热油,说出来就烫口。
只因得来不易,肖想已久。
“我对象在那边……那栋楼上班。”
他伸出胳膊,指了指马路对面一排小楼后方那栋一枝独秀的大厦:“今晚得加班,我怕他饿着……去送点吃的。”
“哦”
前辈们都很懂,毕竟都是从这个岁数、这个阶段过来的,平辈的更是感同身受,纷纷表示“哎呀送饭是假,腻歪是真,热恋期嘛,一天不见就抓心挠肝的”、“小景谈谈恋爱开窍了噢”、“我酸了,真想摁着我男朋友的狗头让他学学什么叫体贴”,也有人提议“不行你叫她来一块儿吃啊?怯生吗?火锅么,不麻烦,添份碗筷而已”。
景允想摇头,又不愿当面回绝这份好意,怪扫兴的,只好委婉地说:“我先替他谢谢各位,等会儿问问他,要是不忙就带过来……你们不用等我,先点,我到时候加菜就行。”
“好,好,去吧去吧,不忙就来!”
景允后退几步,冲他们摆摆手:“我尽快回来。”
手机“叮”一声响,康崇回了微信:“你在哪儿?”
景允逛遍了整条街,走走停停,最终选了一家主打冷食的西式简餐店,推门进去时发了条语音:“二十分钟后到公司楼下等我。”
“哈?”
他不再回,把手机揣兜里,仰头看柜台上方展示的菜样图片,点单,末了跟老板说:“打包带走。”
身上正好有些现金,他付过钱,拿了找零和小票,在候餐区的橡木长椅上坐着发呆。
没多大会儿,服务生喊他取餐。简餐确实是快,没什么荤腥气,热量较低,不知味道如何,他把食物和饮料分开装,纸巾卷着吸管,插在侧边,小袋子套进大袋子里,左手提着,潜入悄然降临的夜幕中。
另一只手似乎有点空,视觉感不太平衡,他便到隔壁花店买了五朵向日葵,花瓣鲜嫩抖擞,灿烂的澄黄,用墨绿色的纸包成一束,草绳扎紧,抱在右手上,去寻他的牵挂。
康崇说着一连串“借过”挤出满员的电梯,刚到楼前就看见景允:穿了件婴儿蓝的T恤,偏大一个尺码,米色斜纹棉布长裤,松垮垮的,衬得他更白净,清秀,比实际年龄显小,懵懂的少年感,臂弯里揽着一小把明艳的向日葵,笑时温润的闪光。
那一刻康崇也说不清他究竟是花还是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