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循序渐进,总有一天你会出人头地
寒假即将来临,我已经接连办了好几次文娱晚会,文院长对我很满意,有时在路上碰到了,他会晃着大脑袋问:“小姑娘,吃饭了吗?”或者问,“最近都看了什么书啊?”
他平易近人,经常和学生谈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有一次我对他说教广电的苍小惠老师太恶心了,后来他就发了一个调查问卷,结果就真的把苍小惠辞退了。
我依然没有交到男朋友,连白丽都不知道从哪里认识了一个小男生,整天黏在一起,这让我唏嘘不已:什么样的人,都会找到自己的主。
倒不是没有人追求,比如莫如海,三天两头给我打电话,叫我出去玩,后来他问我到底不喜欢他哪一点,他说他改。我说你到底喜欢我哪一点,我改好不好?
后来,他依然给我们寝室打电话,不过,是找白丽。他开始疯狂地追求白丽,鲜花、漂亮衣服、化妆品……白丽是个明白人,马上和原来的小男生分手,跨入了小康生活的行列。
打扮过后的白丽真的很有姿色,但不出一星期,莫如海就甩了她。
白丽没有哭,也没有闹,开始每天穿得漂漂亮亮的,她的恋爱速度也很快,随即找了商学院的另外一个男生。
白丽用第一个男友给她买的衣服和礼物,傍上了莫如海,又用莫如海送给她的东西将自己打扮好,傍上了另外的男友。这是一个很鲜活的例子,穷人家的女孩怎么交男朋友?答:循序渐进法。先和不是很有钱的男人谈恋爱,间断地让他为自己买些基本拿的出手的衣服和礼物。与此同时,广泛搜索目标,见到条件更好的,就马上甩掉现有的。循序渐进,总有一天你会出人头地。
瓦全 /苏小懒 五十四
41. 我是瓦全
我写了一篇文章,无意中拿给文院长看,他说没有想到,我小小年纪居然这么多的心思,后来,他还把这篇文章推荐到新闻学院学生办的实习报,并亲自写了编后语,我没有想到这篇文章的发表,会改变赵天一的命运。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瓦全》:
我叫瓦全。
一个孤僻的女生。
听说人可以在追求中孤独,但不可在无为中孤僻。或许我一味地于无为中孤僻,注定了我的一生会碌碌无为。
某一时刻的某一个地方,我很安静地走我的路,很少同别人讲话——我喜欢有素质有修养的人,可惜这样的人已经不多。更多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闲坐,可以随意地想或做任何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不快乐,可是我宁愿孤独。
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惧怕死亡的人。每每看见谁家出殡便铁定了心再不从那里经过,而宁肯辗转绕上好几个大弯,仿佛死亡会像传染病一样传染给我。印象中的死亡是永远的熟睡,没有任何知觉。我讨厌睡觉,因为有太多奢侈的梦想在现实中死掉,虽然在得到那些瑰丽的梦的同时要忍受它们幻灭时的悲哀,但同永远幻想地奢侈下去我宁愿忍受那些极度的悲哀。
我不知道时间究竟会把一个人转变成什么样子,有时面对镜子中的自己不免有些陌生:懒散的眼神,没有表情的脸,松垮的亚麻布休闲衫,随处是毛边和窟窿的牛仔裤。想起在初中时那一套套的淑女套装,不禁更加木然。可能我已经不是个乖孩子了。哦,错啦,我还算是个孩子么?我记起上周参加的成人宣誓,也就是说我已经成人了,成人?
哈!读高二的已经成人的我!
昏暗的高二教室里杂七杂八地九九八十一名学生。
坐在最后一排没落地带的我。
课上只看得见人头攒动听得到嗡嗡声听课效率仅为百分之一的没落地带。
流浪在灵魂途中不知道如何坚持又不敢放弃的我。
我想我已经麻木,忘记了该怎样读书,每天所做的不外乎吃饱饭来到教室,木然地坐上一天,偶尔会睡觉——他们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而爸妈已经习惯了我的沉默,他们宁愿相信这是一种无言的劳累。
什么也没有学到,倒在床上却片刻睡着,梦中有太多的奖状证书赞扬……兴奋得手舞足蹈,醒来却发现那是小学曾有过的荣耀。小学的我每次考试都是拿第一的,偶尔比别人少一分便伤心得要命一副奋发图强刻苦努力拼死拼活的样子,仿佛已经太遥远,让人怀疑不过是场梦。
突然发现自己严重脱离了这个充满残酷竞争的社会,每次挤公交车当我的朋友稳当当坐于座位之上时,只有我一人在奋力地退缩,拥挤着的强大人流足以使我有坚强的信念一直后退,生之平庸已无力改变,我不想死得再过于平淡。诚然适者生存,可是面对拥挤的街道拥挤的人群除了退缩我不清楚自己还会做些什么。我深信拥挤所带来的疯狂杀死我的次数比我所做过的试卷还要多。我很爱惜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思想包括各种各样高尚抑或颓废的情感。我不是自恋狂,只是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如果我不爱惜自己,那么我仅剩的一方天空终究会被他人享受其中的灿烂。我从不指望任何人过来帮我,包括亲人、朋友,抑或爱人:一味地依靠亲人是可耻的,友谊就是易碎的玻璃,而爱情,每个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爱上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