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灯_作者:七堇年(2)

2018-04-30 七堇年

  《大地之灯》作者:七堇年【完结】

  内容简介:

  《大地之灯》是郭敬明大力推崇的当红写手、第六届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获得者七堇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讲述在雪域高原深处长大的孤儿卡桑,父母在一次朝圣的途中双双遇难;出生在北大荒的孩子简生,父母是北大荒的插队知青,在他出生之后先后被急于返城的父母遗弃,一直到十岁,才被母亲接回大城市。十九岁时简生的母亲因为受贿案件而自杀。简生将卡桑带回城市,由于父母缺席的家庭抚养,两人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欠缺。在成年之后的岁月依旧伴随着内心阴影,一直都艰苦地进行自我扶正与探索。最终他们用回报或者付出的方式,获得了各自的终极救赎和解脱。

  编辑推荐:

  《大地之灯》讲述了:当今学生文坛,用轻松略带忧伤的文风,或者嘻笑调侃的笔调来创作的作品已经很多。而这部作品力求达到另外一种主体风格和关注层面,应该是一种空白填补。

  同时,这对于打开和扩展当今学生作者作品狭小的视野范围,努力向严肃文学的态度靠拢,应当是勇敢的尝试。

  郭敬明评价七堇年“有同龄人所没有的成熟,无论是文章的立意还是文字本身的高度都胜于同期作者”。网友则评论七堇年的文字通透,文章本身钢韧又带有沧桑感。作者于作品中表现出思维的冷静及对周遭事物淡然的态度,也从另一个侧面为读者刻画了一副北方草原的景象,广袤、辽阔、悠远、苍茫。

  【耽美书斋将分享完结好看的小说以及现在文学书籍等,找好看的小说就来耽美书斋https://www.dmshuzhai.com/】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

  第一章

  旦夕之间,情知对于生命的千般流转,尽须付与无尽的忍爱

  深情即是一桩悲剧 必得以死来句读

  你真是一个令人欢喜的人,你的杯不应该为我而空

  ——简桢《四月裂帛》

  1

  她记忆中的冬天,雪是大地唯一的盛装。天寒地冻之中,散落在雪原上的黑帐篷是避难之地。煮茶的残火在昏暗的空间内闪烁微光,浓香气味随之蜿蜒弥漫开来,带来由食物所构成的最朴素的诱惑,和最原始的抚慰。外面是迷境一般的寒冷,黑帐篷的毡片因为雪积三尺而无法拉开。

  卡桑。爷爷躺在卡垫上轻声唤她。

  她在幼年时代,四季都能见到雪。即便六月,遇到天气突变,烈风还会裹挟着薄薄雪花四散而去。到了寒冬,一场大雪过后,望眼便是一片银白的天地。昏天暗地的风雪像是远古时代冰河期的封冻。草场的冻土层很快就僵硬了,从地底渗出寒气。

  大雪来临的短短瞬间,疾风开始肆虐,气温骤降。牧羊人们忧心忡忡地赶着羊群回家,他们束手无策地看着一头头咩声嗔唤着的羊羔紧闭着双眼,聚集起来瑟瑟索索地挤成一团,挤得紧紧地,任凭呼啸的风雪把它们推推搡搡。羊羔们挤成一堆,倒来倒去,像是一滴水银在光洁的地面上粘滞地移动,在牧人焦急绝望的鞭策和藏獒的厉声狂吠下依然迟迟不得前进。

  那样的夜里不知有多少羊羔不能幸免于难,有的连来不及倒下就已经冻成了僵硬的冰雕,然后很快被埋在了雪下,在来年夏天的时候又沉进了沼化的冻土层里。不少牧羊人好不容易将它们赶回帐篷后面的羊圈,稍稍一清点,便知道少了近十只羔仔,他们无奈的叹息弥散在风雪的呼啸声中。牧羊人拍拍藏獒的脑袋。它已经浑身落满了雪花,并且在风雪中为了驱赶羊群奔跑了几乎一整天。主人将把它带进帐篷去,给它喂食。

  这是暴风雪降临的时候大多数牧羊人的共同记忆。

  她八岁那年冬天,又是一场暴雪降临。一个年轻力壮的牧羊人回来之后清点羊羔的数目,结果竟然发现丢了二十多只。他不甘心,于是第二天天亮之后,牧羊人带上两只藏獒,咬咬牙又冲进大雪,出去寻找丢失的羊羔。即使已经死掉,他还是要把它们都带回来。

  一夜的风雪过去,白昼来临,眼前还飘零着飞舞的雪片。牧羊人越走越远,直到走上了山坡,发现一个黑点静止在天葬台上。他走近一看,结果看见那是一只秃鹫的尸体,躺在他们世代举行葬礼的天葬台上面。张开了巨大的翅膀,黑色羽毛在凛冽的风中像经幡一样轻轻颤抖。牧人惊恐不已。因为,他们的祖祖辈辈流传着这样的神话,秃鹫从来就没有遗体会存在于大地上。他们的祖先,只看到每一只快要死去的秃鹫都会离开群体,腾空万里,往太阳的深处飞去,直到融进太阳的光辉之中。从来没有人看到它留在人间的尸体。人们相信,秃鹫的尸体是被太阳的光所吞灭的——如同我们让自己的身体被秃鹫吞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要将它作为比丘的化身。所谓六道轮回,就是在它们的身上得到了印证。”爷爷曾经这样对说卡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