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停在了公寓大门口,他想送我上楼,我回绝,说,你快去上班吧,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他点点头,说,你好好休息,我给你电话。
回到家,洗澡,拉上窗帘,然后躺在床上,睡得昏天黑地。
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这膨胀充盈的感情。我知道。我与他都是洁净节制的人,即使能确定论证,而做出选择之前亦会徘徊思量。而我心里惟一清晰的事情是,如果他就此不打电话来,我就会对这件事情静默。当做从不曾发生。即使我会记得。
但下午三四点的时候,他就打了电话过来。约我晚上一起去华星电影院看电影。
晚上断断续续地下起了雨。我们买了9点半的电影票,便去附近的一家粤式小餐厅吃饭。我要了一碗冰糖木瓜,非常烫,味道清甜,喝下去暖暖的,就觉得幸福。电影甚是无聊,彼此也都安静,没有说什么话。散场之后他说再要一起喝杯咖啡,我亦说好。
就在电影院大厅一侧的咖啡店里,他替我要了一杯热牛奶。他说,晚上你要早点休息。此时,我们似乎又回复到了第四次见面的程序。从见到面,直到现在,没有一丁点身体的碰触,甚至没有拉一下手。气氛一直是温和却略带拘谨。
我定定地看着他的脸。他脸上那些圆形的褐色大痣,这英俊的男子有无限沉着。我知道他终有话说,只要我有足够耐心。也是在此刻,我有预感,在彼此的关系里他才是惟一的掌控者,会决定这感情的走向,或者时间。
他说,这段时间生活里出现一些转折。我打算辞职,与别人合开律师事务所。这件事情牵扯到原来事务所很多人员变动,所以压力较大。
我说,那你要谨慎一些。新的开始总会有风险。
我知道。之前已经想了很久。想好了就会开始做。他停顿了一下,你今天在家里有没有好好休息。
有。我打算重新写些东西。
他停顿一下,说,良生,搬到我家里来住。
这也算是你另外一个新的开始吗。
他说,早上你离开,我试图让自己不做任何判断。但我的心,慢慢告诉我,我要你能够留下来。昨晚你对我说你出去旅行,觉得自己会在旅途中死去。我听了心里难过。我要改变你。良生。要你正常起来,觉得温暖,并且没有缺憾。要你喝着一碗热汤亦会觉得幸福,就会在我的对面微笑起来。
我说,我得想一下,沿见。
让我在每天早晨醒来时,能够抓到你的手。良生。这是我已经确认的幸福。
沿见(13)
4月,莲安来北京看望我。
北京有疾病泛滥,正变成一个惊惧不安的城市。死亡的人数逐日增加,人心惶惶,都不敢出门。一时街上空落,雀鸟无声。
电视上每天都在播报死亡和感染人数。这个世间,第一次让人警觉到死亡离得这样接近
。所有曾经沉溺和麻木在工作享乐之中的人,都安静下来。他们不再外出工作和聚会,开始独处,并平息下来。
莲安独自开车,从上海一路疾驶赶到北京。在深夜11点多的时候,抵达我的寓所。她只随身带着两只LV的拉锁行李包。衣服未换,桑蚕丝小礼服裙外面套一件麂皮大衣,光脚穿着细高跟凉鞋,露出小颗小颗的脚趾。因为开车,随身带了一双球鞋。连续开车,频繁抽烟,使她看起来非常憔悴邋遢。一头长发凌乱地覆盖在腰背上。
看到我,亦只是寻常,过来拥抱我,说,良生,我至为想念你。怕你在此消失。
我说,我照样每天下午都还去店里喝咖啡。店员戴着口罩给我调咖啡,姿态比我自卫。
人以前只觉得自己重要,或觉得自己应该是不死的。所以他们在死亡逼近的时候,就会恐惧,并感觉孤立无援。
但当疾病过去,一切亦会恢复原状。一样会忘记自己在死亡面前的恐惧和孤独。所有的贪婪不甘又会重新复苏。我说,莲安,人心不会有什么不同。也许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因为曾面对死亡获得改变。那些盲的人不会。
莲安在卫生间洗了很长时间的热水澡。我做了意大利面条,放盐及橄榄油,又加了一些番茄酱和橄榄。把面条盛出来放在桌子上,让她吃。她把脸埋在面条上,深深吸气,说,我已经有近10年,没有吃到别人亲手做给我的食物。洗湿的长发还在滴答滴答地掉水。她用手心用力搓自己的脸,然后埋头吃面条。
我看到了她脖子上的青肿以及手臂上的淤血。她神色憔悴,在上海正经历生命里至为难熬的时期。独自开车一千多公里,来与我见面。但见到了我,却只是寻常。三言两语,洗澡,吃东西,然后上床去睡。很快就进入酣睡。我知道,她是把我当做亲人相待。我亦不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