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这一幕,所以墨梵才能够做到了这迟来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事情。
62、明珠蒙尘
三辆车,浩浩荡荡的进入了锦园山庄,停在了刚刚翻修好的房子里还不曾被房主用过的停车场里。大概是考虑到了住在锦园山庄里面的人都是非富即贵的,所以房子里面不仅建有专门的停车场,而且放上四五台普通跑车是没有问题的。
“墨梵,如果是不会做菜的人,有没有什么办法?”何观砚下了车,一看到墨梵就赶紧追了上去。
墨梵停下来,乖乖巧巧的跟在何观砚身边的何观珏和一脸无奈的何观砚就立刻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生鱼片会不会做?”
何观砚被墨梵问的一愣:“嗯?生鱼片……会切鱼。”
“那就可以了。”绕过何观砚和何观珏,墨梵离开停车场,往房子里的客厅走去。
“哥哥,镜子要摆在什么地方?”一进入客厅,墨梵就听到了墨卿云的声音,墨卿云手上拿着他刚刚得到的透光镜,正满客厅的走着。
从墨卿云的手中接过透光镜和底座,墨梵打算将东西带回自己房间去看看:“需要修复。”
其实透光镜并不是什么非常罕见的东西,市面上也并不是买不到透光镜,而且透光镜的市场价格也不算贵,但是因为这个透光镜是今天碰巧得到的,虽然是有瑕疵的,却仍旧需要摆在客厅里镇宅。
虽然墨梵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将在迁居那一天碰巧得到的古玩玉石作为镇宅之物,但是流传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说法,必然是有其原因,即使那些原因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车轮中,也最好遵循。
回到房间,墨梵看着仿佛是就是一大块翡翠的房间,心情总算是要好了一些。虽然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了,但是至少要抓住现在,即使是为了过去的那些人。
透光镜和它的底座放到桌子上,墨梵迅速的凝神静气,集中注意力,很快就感受到了透视所特有的感觉。
“咦?”将视线放在透光镜上,墨梵立刻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透光镜在他的眼里大致的颜色是黄色,但是隐隐约约却有绿色的光芒在其中闪烁,只是那股绿色的光芒似乎是被什么东西覆盖住了,如果不是非常仔细的去看,根本就看不出来。
而透光镜的底座,则是很浅的黄色,比不上透光镜的颜色深,但是也可以断定是汉代的物品,只不过稀有程度和知名度都比不上透光镜罢了。
将透视收回来,墨梵拿起透光镜,放在光下反复看着。
墨梵这间房的采光是很不错的,所以勉强也够得上判断透光镜的标准,墨梵拿着透光镜,看着在房间另一面墙上透露出来的主地纹,更加疑惑。
所谓透光镜,就是指当光线照射在镜面时,镜背的花纹会映现在镜面对面的墙上的一种汉代青铜镜。这种青铜镜是华夏镜史上的一大突破,如果不是考古得到了实物进行分析,恐怕现代人都想象不出透光镜形成的原理。
不过,为什么在透光镜的黄色光里面,他却能够看到绿色的光芒,虽然只是一算而过的稀少,但是能够达到绿色的古玩,一定不会是普通的汉代透光镜。
将透光镜侧过来,墨梵看着透光镜光滑没有任何瑕疵的弧面,心里想起了他和店主的第一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镜。
因为无论是从器型还是从青铜镜的上面的花纹来看,都应该是比较典型春秋战国青铜镜,唯一的问题就是底座和制作手法。
底座已经可以确定是汉代的了,但是墨梵却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如果这面镜青铜镜本身就是春秋战国时候遗留下来的青铜镜,然后被汉代的人看到了,用汉代的手法对它进行重新加工,使他变成了一面仿春秋战国青铜镜的透光镜,那么会怎么样?
墨梵被他自己的想法给惊喜到了,因为做这种事情的人历史上绝对不算少,所谓的明珠蒙尘这种事情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绝对是不计其数的。
将青铜镜平放在桌子上,墨梵翻箱倒柜的从沈羿凡给他准备的工具中找到了一柄非常小的镀银锤子,这种锤子本来是用来做什么的墨梵并不清楚,但是在现在,它是最适合用在将青铜镜表面那一层青铜给打碎的物品。
用小锤子在青铜器周围敲了一圈,青铜虽然硬实,但是一来在土里埋得久了,氧化了不少,二来小锤子本身就是合金的,虽然在外面镀了一层银,但是那也掩饰不了它坚固合金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