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们_作者:八月长安(59)

2018-04-17 八月长安

  林杨探头看了看柱子后面,我也回头瞟了一眼,桌子早就空了。可能是在林杨讲得尽兴的时候,她们就吃完离开了。

  “真不好意思啊……”我再次像个农民一样搓了搓手。

  “没事啊,”林杨笑得很阳光,“反正每天她们都在差不多同样的区域吃饭,下次吧,下次。”

  下次……下次你要干什么?

  我第一次见到谁能把跟踪这种事说得这么敞亮又自然的。

  我们的午休时间是从十二点到一点半,很多同学用半个小时吃完午饭之后都会回教室小睡一会儿,也有男生喜欢去篮球场打打球,刻苦的同学会自觉去上午自修。

  我看看手机,已经一点十分了。

  可是故事只讲了个开头。我知道了陈雪君是谁,却愈加看不清余淮是谁。

  “我得回去了,”林杨有点儿苦恼,“不过我现在就把后半部分的梗概讲给你听。”

  梗概……我一头冷汗。

  我们一起端起餐盘朝残食台走过去。

  “她们两个一起做同桌大概有半年多的时间,直到初三那年冬天。出乎我们的意料,除了余淮经常把越过三八线的指甲油往垃圾桶里扔以外,他们相处还挺融洽的,主要原因好像是陈雪君也很喜欢看球,在我们班女生中挺少见的,人也大咧咧的,不烦人。”

  “看球?看什么?欧冠意甲世界杯?她支持哪个球队?余淮呢?”

  “陈雪君嘛……她支持哪个球队取决于那时候她的男朋友是谁。”

  林杨觉得自己这话很俏皮,说完就开始笑,把餐盘往残食台一推,继续说道:“余淮倒是什么都看,他是曼联的铁杆。”

  “那陈雪君也喜欢过曼联吗?”

  林杨愣住了。他没回答,用一种略带温柔的眼神看了看我。

  原本余淮的妈妈并不知道这些情况。余淮的父亲在非洲支援基建,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一趟。余淮妈妈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一个青春期的儿子,还要顾着父母公婆,亚历山大,幸而余淮很懂事。所以对妈妈而言,只要余淮成绩还保持在前三名,依旧是“振华苗子”,就没什么好操心的。

  余淮的小学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校,是妈妈疏通关系择校送进师大附中的,一开始有点儿不适应,但很快就跟上了步伐,和林杨等人成为好哥们之后,他就想要朝着竞赛生的路子发展。

  “那时候我们几个都在准备初三的数理化联赛,得一等奖的就可以去北京考少年班了,等于提前迈入大学。但是因为非典,北京都封锁了,这个考试今年也就取消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总之余淮是半路出家,但是他学得真的不错,能再多点儿时间准备应该会更好的。这些他妈妈是不知道的,准备竞赛很消耗精力,初三连着几次月考他都考砸了,他妈妈问不出原因,就偷偷跑到教室后门去观察儿子上自习时的情况,正好看到余淮和陈雪君在讨论球赛,陈雪君还一边说一边笑,一边涂指甲,哦,据说她刚刚纹了身,把男朋友的姓纹在身上了,正跟余淮显摆呢……反正都赶上了。”

  余淮妈妈震怒。

  她当即转身告到办公室。儿子在她心中也是个没长成的小野猴子,忽然发生的这一幕让她完全无法接受,第一时间选择了最强硬的手段去干涉。

  后面的故事本是重头戏,可林杨讲得很简略。

  可能因为我们已经走进了教学楼,没多少时间了,他想让我尽可能多知道一些,也有可能是因为,到这里为止,他自己也不了解太多了。

  “唉,一说来话长就讲了好多我们当年初中的事情,都不是你想听的。怪我。”

  到我们五班所在的楼层,林杨在楼梯口跟我道别。

  “哪有,你请我吃午饭,还跟我说了这么多,我真的要好好谢谢你。祝你早日得偿所愿。”

  “得偿什么所愿……”

  “哎呀要我说那么明白干什么,”我不想表现出自己的烦闷,所以故意开玩笑逗他,“还能有什么所愿啊,不就是以后去食堂吃饭别那么辛苦地找座位了嘛……那我祝你万事如意吧。”

  至少以后别苦哈哈地去跟踪了,虽然变态得很帅,但总归也还是变态啊。

  我正在想,忽然林杨笑了起来,眉眼和煦地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