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句独白响起,场景从墓园切到了皇宫,宫中的小师姐正和卫泾阳一起赏着桃花,头上徐舜禹亲手给她雕的碧玉桃花簪流动着温润的光芒。
电影的前半段并不新奇,精彩的部分是从小师姐揭下面纱那一刻开始的,最难得的是真相揭露之后的情节走向都续写得十分平静。
在平静之中,掩埋了一场错杀之局,涤剑阁唯一存活下来的小师姐并不知道徐舜禹曾经对她抱有怎样的感情,在经历了诸多风浪之后,她安安稳稳地和自己良人生活了下去。
饰演徐舜禹的演员自然就是刘笑阳,和他搭戏的都是娱乐圈叫得出名字的一些熟悉面孔,师父徐尧则是由一个影帝级别的老戏骨饰演的。
影片一开篇就是徐舜禹身披战甲冲锋陷阵的场景,战场上他英姿勃发杀伐决断,每一个眼神都带着嗜血的意味。在一个特写的镜头里,他头顶上的血顺着脸颊流进了衣襟里,血块凝结在脸上,其他地方也是黑一块灰一块的,看不清全貌,只有双眼黝黑明亮。
但是代如亦还是听见了前排两个小姑娘在窃窃私语:
“这刘笑阳吧,你男神哎。”
“贼、帅。”
……如果她们知道刘笑阳本尊就坐在后面,不知道会作何反应。
前面一字一顿的喟叹声传来,代如亦借着黑暗支着下巴去看刘笑阳,一扭头……刘笑阳也在看她。
眼中的些许笑意不断闪烁。
代如亦默默把头扭了回去,直视前方,极尽自然地佯装自己只是换了下坐姿。
作者有话要说:
☆、事与愿违
影片进入高潮,徐舜禹计谋百出步步为营一个个清洗掉同门师兄师姐,在这个过程中又揭露了这几个常年一起生活的人心里那些不为人知的情愫。每一个人的故事,皆短暂如昙花一现,但都十足令人唏嘘。
这样用心刻画每一个角色的群像式电影,便总有一个角色能触动观众,引起共鸣,这也是影片设置的高超巧妙之处。
只是无论剧中多少风花雪月青梅竹马,俱都断送在了徐舜禹剑下。
每杀一人,他擦干净剑上的血,便又装作混沌懵懂的模样跟着剩下的同门弟子去吊唁亡人,但那些伤心难过却不是装的,所以等他最终明白过来时,便也活不下去了。
除却中途两人那一次不经意的对视外,整个看电影的过程中代如亦和刘笑阳都没有再做多的交流,一直到了电影谢幕,片尾曲响起。
跟电影的节奏一样,先是大气磅礴、带着杀伐气的厚重音乐,渐渐过渡到清扬哀婉的一支古风歌曲。
歌曲前奏响起时,影院里的灯全都打亮了,座位上原本满满当当的人已经窸窸窣窣早就走光了,只有代如亦和刘笑阳还坐着没动。
影院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进来了,刘笑阳拿起手上的帽子又扣回了头上。
代如亦余光里能看见他的动作。
坐在台下,他就是刘笑阳,就在她身边,真实得不能再真实。但在大荧幕上,他却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
剧本赋予他怎样的角色,他就是角色本身。
正是因为他全情地代入了角色本身,代如亦才惊诧地发现——剧中徐舜禹最后拥抱小师姐时看她的眼神……跟刘笑阳远远凝望代如亦时的眼神一模一样。
在电视台外的车站,他追出来那时候是这样;在贝蒂庄园的马场里,他在马背上隔着栅栏看她时也是这样;还有在茶山那晚他裹着毯子回头时看见她……
都是这样的眼神。
面无表情,只有深沉的墨色在眼里翻涌,似哀似痛似惊似喜,复杂得叫人看不懂。
此时此刻,坐在空荡荡的电影院里,大荧幕已经变成了暂时的静止状态,她忽然就明白了刘笑阳一直以来是在用什么样的心情在看着她。
她自以为避开他才是对两个人都好,但事与愿违,他们似乎都比她预想中要痛苦得多。
代如亦低着头深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拍了拍自己的裙子,“走吧。”
“好。”刘笑阳说,“我送你回家。”
电影院在代如亦家到之前的西餐厅那条路上,离她家不远,代如亦带着路往前走,走到一个十字路口他们停下来等红灯,绿灯一亮刘笑阳往前迈开步子,竟然准确无误地找准了方向。
过了十字路口还有一个三岔路口,刘笑阳还是轻车熟路地就走对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