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横自己现在开始培养人手也太艰难了,肯巴结他的都是低结官吏,梁横此人,与萧令先有着共同的症状:浮躁,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这是搞政治的人尤其忌讳的。既然现培养来不及了,他就想抢人家养好的孩子来把他当爹似的给孝敬。郑靖业快七十岁了吧?还能活几年?他死了,儿子无用,女婿是外人,郑党是要分裂的。梁横堂堂一皇帝面前的红人,稍用些手腕就能接手一大批。
梁横从现在就想拆一拆郑党,真是高瞻远瞩!再者,徐少君与娘家有芥蒂,皇帝对徐梁不太满意,这对梁横也有好处啊,他在这二位面前的存在感就不会被徐梁给降低了。先用徐梁来打开局面,最后还是他梁横得益。同时,他已经下好了肢解世家的绝户计,也不怕人渔翁得利。要做渔翁,也是他梁横来做。
很好的算盘。
无奈萧令先还是不乐意:“徐梁”,说着这个名字就皱起了眉头,“恐不堪大任。”
梁横努力鼓起三寸不烂之舌,一力为徐梁游说:“他的资历是真的够了,朝中别人是不及的。不用徐梁,难道要用沈晋?他沈家子弟,反对括隐叫得最响了。”
萧令先犹豫了一下:“容我再想想。”
梁横还不肯放过他,继续道:“他总是皇子的外祖父,与圣人是一条心的,往后圣人有个什么事儿,他也能在朝上为圣人声援一二,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他与郑相公又有渊源,郑相公为公为私,都不会阻拦的。”
萧令先有些心声,还是说:“容我再想想。”同样的话说到第二遍,语气已与第一遍迥异了。
梁横心说,有门儿!乐呵呵地告辞了。对了,他还得跟徐梁那儿卖个好,是他向皇帝推荐的徐梁,国丈做了宰相之后可不要忘了我啊!
乐得跟个傻子似的梁横完全没有想到,他的一着妙棋被他认为是蠢女人徐少君给彻底破坏掉了!
梁横自以为得计,欢天喜地地告退,徒留下萧令先内心痛苦矛盾着:一旦用了徐梁,就是执行了先帝的计划了,这个,略心虚啊!郑靖业多好的人啊,自己政务上有不懂的他给解说,自己有什么难题他给解决。难得还不揽权,一力要培养自己处理政务的能力。人虽然略有一点保守,那也是老成持国不是?这样就拆他的台,未免不厚道呀!
然而,自己是个皇帝啊,是要自立的,是要掌握住朝廷的。任用徐梁是先帝给安排的一步棋,是老父的一片苦心啊!用了徐梁,自己就对徐梁有了“知遇之恩”,有一个自己提携的宰相,以后皇帝要在朝上办什么事儿也会顺利得多。至少,徐梁应该不会像郑靖业那样对某些事情过于劝阻吧?不是说郑靖业劝阻不太好啦,可是,如果能够顺一点,难道不是很好吗?
摇摆来,摇摆去,萧令先心里的天平终于失衡了:徐梁是不好,他儿子徐烈也是个小人不假,但是!他们只要能够会完成任务就行了,道德什么的,有自己这个道德模范的皇帝把关呢,不让他们有机会作恶!至于郑靖业,给他补偿就是了。
萧令先下定了决心,要承受着良心的谴责去做一件于国有利的事情。
压下不适感,动手却是先给郑靖业的子孙们升官。郑靖业儿孙多,儿子们还能都照顾了一一给官,位置都还不低,孙子们就难以全部得荫了。萧令先很给力,先是郑德良这个看印的变成了散骑常侍,接着,郑德芳(郑琦子)补入了御林做了个八品小校,郑德仁(郑琛子)做了皇帝的亲卫。
郑靖业不得不暴跳如雷一下,不让郑德良看印了啊?大家正在策划着造反呢,就等有人挑头了,玉玺很重要啊!但是这确实是在升职,面对各方道贺,郑靖业还要做出一副老神仙的样子,仙风道骨地捋须回复:“托福。”心里已经嘀咕上了,这是萧令先警觉呢还是背后有人出主意了?又或者只是歪打正着?
猜测了一下,郑靖业就果断行动了,他想办法把郑安国的幼子郑文奇给安排去给皇帝看大印。萧令先倒是比较痛快地答应了,看管玺印看起来重要,但是并没有实权。安排就安排呗。郑靖业放下心来:看来问题不大。
郑靖业还有一愁:林季兴死了,林季兴的儿子、现任京兆林清他得守三年孝,林季兴的儿子们都得守孝!这不坑爹呢吗?京城这一亩三分地很重要,这块阵地不能丢。林清的停职报告都打了,林蓉已经换上了丧服打包了老公和孩子回娘家奔丧了。
想来想去,郑靖业只好让他的女婿、成国公吴承业的嫡长子吴熙去做京兆。这小子虽然不如池脩之那样出挑,也算是一表人材,难得的是很乖不惹事。当初先女婿的时候已经过滤过一回吴家的状况了,还算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