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_作者:我想吃肉(638)

2018-09-19 我想吃肉

郑琰听了两耳朵流言,实是哭笑不得,看来谣言这等大杀器不是她一个人会用呢。庆林大长公主倒不觉得有什么,这都是常有的事儿。两人也随着徐莹的安静放松了不少,庆林大长公主没有女儿,对池春华小朋友的兴趣比孩子亲妈都大,时不时带过来逗逗小姑娘。
这天,两人正一人捏着小丫头一只小胖手,庆林大长公主家来信了:顾益纯他哥死了!顾益纯作为亲弟弟,又是个朝中闲人,怎么着也得去出席丧礼,顾益纯的儿子们也得给亲伯父磕头上香。至于庆林大长公主一听出了这事,也要道一声晦气:“说不得,我得跟着跑一趟,你先生年纪也大了,孩子们又小,我不放心。”
郑琰对顾益纯这个哥哥没什么印象,却关心顾益纯:“人都死了,这么紧赶慢赶的,还赶得上吗?”赶不上就别太着急了,能参加个收尾仪式也就行了。
“面子上的事儿,总要做得到的,不多说了,我得回去。阿宝兄妹几个也在京城,要一起带走的。”
大长公主离京,最好跟宫里报备一下,很快得到了批准,没人难为她们一家。
萧令先的目标却已经从品评大小老婆孰优孰劣转移到了国家大事上面,先前派出的五路大军,都或多或少遇到了挫折。义军是主场作战,还有点人民战争的江洋大海的模样。政府军虽然装备精良,对环境却不太熟悉,又多年没参加过战争了,没办法做到一投入战场就能很快适应环境。
五路败绩,这让萧令先的脸色非常难看。更让他吐血的是,凡是有宗室在的地方,都是损兵折将比较厉害的地方。双鹰王听说萧令先国内不稳,原来还在犹豫的,现在也把顾虑给放下了,点起人马就杀到边境上来了。掠了数十个沿边的村寨,把三座边境大城给围了个水泄不通。边关烽火台一座连一座地被点燃,附近的城镇看到围城也急忙写了军报报了上来。
第三百一十八章 参人
萧令先万分不解:“这双鹰王新吞六部,内政不稳,他也敢这样用兵?不怕一旦遇挫,身死族灭吗?”刚吃下去的还没消化就要剧烈运动,当然吐啊!
李神策苦笑道:“这个双鹰王真是劲敌!他处事公正,无论是新降之人还是本部旧臣,一视同仁,遇有相争,凭法而断。咱们一直看八部相争,却是忘了一条:他们原就是一家人!”
郑靖业补充道:“他们以前互相掳卖杀戮,所以我们没有注意到,狄人并不是那么重血脉的。他们可以收养。”狄部还保留着原始的收养遗俗,即,杀了敌人,掠走他们的财产,财产里包括妻儿,把他们变成自己的人。
此外,据报,双鹰王还娶了很多老婆,又为自己的兄弟子侄娶其他六部的显贵之女,通过联姻与融合,把狄部变成一个整体。想挑拨,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见效的。
韦知勉这朵壁花终于开口了:“快到秋收了,于我是要丁夫秋收,于敌却是秋高马肥,得撑过一段日子啊!”
卧槽!还真是!
难道要议和?这距离先帝把狄人打得哭爹喊娘才几年啊?萧令先想不出办法来,只好求助于他的大臣们。能有什么办法?仗,打的是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朝廷虽强,现在还没有进入状态,打仗从来都是硬碰硬,损失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阵痛必须挨。
沉默了一会儿,郑靖业还是开口了:“加力役吧,打过了这一仗就能轻松了。”
没有人反对,反对了就要拿出新的解决方案来,大家也没有更好的,立时就能见效的方案来。
似乎是觉得刚才说的话太丢脸,郑靖业又挽回似地道:“劝善教化也不能放松了,狄人有心慕王化者,朝廷也当宽容包纳。”
李神策点头赞点,就是开辟第二条战线,搞搞统战工作呗。
萧令先满心疲惫地道:“就这样罢,有紧急军报,不管什么时候,都立刻呈上来。”
众臣告退。
第二天,最近沉寂了不少的梁横又以干起了老本行:参人。他参的还是一个了不得的人:荣安长公主。
他一出列,大臣们心中一声呻吟,窝勒个去!他怎么又来了。听他要参荣安长公主,一个个的眼睛都转成了幸灾乐祸。萧家的女儿,是能随便参的吗?不是没有人参过,最后多是公主被皇帝不疼不痒说两句,御史得完面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七品小官,得罪公主,下场还用问吗?当然也有存活下来的,活下来的那个人叫袁曼道。
荣安长公主的罪名不小:倒卖粮食给狄人。
荣安长公主挺冤的,谁家门下没几个商人呢?荣安长公主这里就有个粮商,天朝封锁,狄部有需求,就滋生了走私这个高利润的行当。商人重利,这是肯定的。这世上有劳军的牛贩子,自然就有把战略物资源源不断输送给敌人的叛徒。荣安长公主门下这商人就是后者。双鹰王拿金子来换!换粮换铁换盐,重利之下,必有卖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