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_作者:我想吃肉(678)

2018-09-19 我想吃肉

郑琰很快接过任务来,颇为和气地道:“先帝毕竟是殿下的侄子,且圣人新登大宝,也不宜总是纠缠旧事,要把眼光放长远,凡事往前看。”
卫王放松了警惕:“这个总要改一改,先帝固然有不是之处,提两句也无妨。”但是不要通篇都是骂他啊!
郑琰赞同地道:“正是。这是圣人的诏令,不是先帝的。当述圣人之志,您说呢?”
“这才像话。”
韦知勉这又蹿出来搭梯子了:“那要怎么写?”
徐莹一挥手:“你们商议去吧!韩国夫人代我去听一听!”丢一个眼色给郑琰:接着忽悠老卫王。
郑琰眨眨眼:收到。
卫王一想,也成,没了皇太后的身份压着,论起来他为尊,总能为萧令先争取到一些什么,不然由着萧令先被骂,皇室的脸面尊严就要降档了,这样不好,很不好!
郑靖业又奏请把萧复礼带去旁听:“圣人既已登临,也当开始熟悉政事了。先帝是圣人之父,这样的大事,圣人也该参与其中,圣人亲政之日,方是臣等功德圆满之时。”
徐莹心道,刚才就是拿阿元来说事的,把他带过去也合适。把萧复礼的小手交到郑琰手里:“我把大郎交给你了。”
郑琰低头对萧复礼一笑,应了徐莹。
先前一群男人争来争去没有达成一致,进行不下去了才找的徐莹,现在要再商议,他们依旧是僵持,唯一的变数就是郑琰。卫王只肯让郑琰多说两句,沈晋这样的想说话他都死咬着“子不议父”,又拿郑琰说的“向前看”、“圣人之诏非先帝之诏”来堵沈晋的嘴。
郑琰抱着萧复礼看了半天笑话,萧复礼年纪小小,小身子软软的,比起自家儿女来又硬实一点,抱起来很舒服。
等卫王问她:“你说呢?”郑琰才开口道:“为国家计,为圣人计,当先安抚臣民。乱子是梁横惹出来的、是不当括隐惹出来的,就要有一个说法,让臣民有个主心骨。告诉他们,圣人会怎么做,不会怎么做,知道圣人是个宽和的好人,臣民才不会慌乱。”
卫王被忽悠得很彻底:“就是这样。”
“既然如此,少不得要提两句先帝,至于梁横,他也配出现在这样的诏令里吗?”梁横从来都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他的理论,现在他的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驳斥理论就好,不用帮梁横刷存在感了。
卫王道:“就是这样。”不光彩的东西不要提得太多啦。
郑靖业与顾益纯交换了个眼色,一人抱着一盏清茶,热热着暖着手,笑得不要太温暖。看郑琰忽悠人神马的,真的很有喜感啊!
第三百三十八章 和谐新时代
“新君的诏令,也要有教化之用,让臣民知道礼义廉耻,对吧?”
“对。”
“圣人还未亲政,这诏令,其实不是圣人写的,这大家都知道。诏令写出来,其实也是宗室长辈、朝廷大臣对圣人的期待。借一纸诏令写出大家对明君的企盼,不是吗?”说完跟萧复礼对视,眼睛里满是期待与慈爱。
简直太对了!卫王又恢复成了那个儒雅的闲王:“就是这个样子的啊!”
郑琰笑道:“这不就结了吗?”
“那你说要怎么写呢?”
众人心里神兽狂奔,特么这样就把卫王给忽悠了啊!郑靖业闷笑,让他哄卫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他排名在卫王之前,去哄卫王不太合适。果然,放手给郑琰是个正确的选择。
在众人的瞩目之下,郑琰给他们上了一堂作文课,她列了大纲和要点来写政论文。此时没有兴科举,没有专门的策论课程,也没有写作指导参考书,写作文全凭老师教的经验与自己的悟性。
明确以小人代替梁横,萧令先就是先帝,萧复礼自称为朕,之后列要点。
首先,开宗明义,表明萧复礼的立尘朕顺天应命,当爱民敬天,不为独夫。什么是独夫呢?“以天下而奉一人者,是为独夫民贼,朕所不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没错,她引用了孟子。继而写道,要“以一人事天下,非以天下奉一人。”充分展现了萧复礼小朋友崇高的道德情操。
其次,总结萧令先的失败经验。借萧复礼吸取教训反省之口,说出对萧令先的批判“向者先帝惑于小人,至乱礼法,礼法既违,又悖伦常,招致口实,魏逆谋乱,朕心痛之。”“义有大小,公义为大,私情为小,以小乱大,以卑为尊,以下为上,是为乱政,朕不为也。法不可乱,或以主仆之位可易,则君臣之位亦可易,以下克上,互不从命,天下乱相频发、朝不保夕,无一日安宁矣。”所以,萧复礼要“亲贤臣,远小人,守礼义,正伦常”,这也是向大臣们表明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