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_作者:我想吃肉(845)

2018-09-19 我想吃肉

李神策不在乎一个土鳖皇太后,他狂惯了,干脆暗示了杞国公。杞国公不得不劝说女儿,徐莹当天就开始吃东西了!
李神策出手KO掉了皇太后,自己也遇上了麻烦。
却说李神策与韦知勉乱七八糟地争执了许久,内中不乏毒舌与利益争执,又有其他世家也有盘算。郑琰则是正式上疏提出了自己女儿年纪还小,不参与竞争,被郑靖业给批准了的。
众人又忽然与郑靖业亲近了起来,顾氏也希望走顾益纯的关系,让郑靖业首肯、让郑琰帮忙推荐。郑氏父女跟世家之间的恩怨纠葛如同一团乱麻,也不知道是有恩还是有仇了,索性旁观——抓住皇帝才是正经。便提议,各人各有举荐,但是要与萧复礼年岁差不多的小姑娘,到时候一个做皇后,其他为妃。“事涉圣人,岂能由臣下擅自决断?我等又非圣人父母。”
谁做皇后,让萧复礼决定。各家纷纷提出自己的候选人,未必就是亲女儿、亲孙女一类,也有可能是姻亲家的孩子,却无一例外都是世家之女。这么打破了头的盛况,足证大家对萧复礼的态度了——很看好!打了这货执政时间超过他祖父的主意。
小姑娘们都准备好了,郑琰家里的门槛都快被小姑娘们的父母长辈踩平了。左邻右舍的李、夏两家虽然没有直系的小姑娘入选,却各有亲戚,不免左右左地串串门。照郑琰说,小姑娘们一水儿的“正妻脸”,标准的淑女扮相,行动都按着教科书来的,要说特色,估摸着,一般不会表现出来。
所以郑琰才不想沾手这事儿,这要是自己挑儿媳妇,挑得好不好,没得埋怨,而且,她管得着自己媳妇儿,出现不好的苗头的时候可以直接掐了,就可以防止恶化。这是看准皇后,就算萧复礼和钱氏各有所托,她也不能下决定,万一有什么不妥,干涉起来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索性放手给萧复礼。
眼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京城又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徐莹的大哥、德妃的生母,带着一群人试图群殴李神策。他被李神策坑惨了!虽然出主意的是周王太妃,可那老女人宅家里不出门,周王府的铁甲卫士也不好惹——卫王、萧深友情督练。
第四百二十一章 判一判案
郑琰与徐莹翻脸不假,最后的结果是池春华也退出竞争了。眼下李神策忙着决定新皇后人选,风光得很,一想当初李神策盟誓时的样子,徐大郎就满肚子火气。点起几十号家丁,出门揍李神策去!
徐大郎的主意很简单,打了就打了,你们能把太后的哥哥怎么样呢?他身上挂着数道护身符,实在难缠得很!
李神策在大正宫的时候不好揍,只有等他出来了。然而李神策也不是什么善良的人,站那儿等人揍好出气。一看势头不好,打马一拐弯,拐萧正乾家去了。萧正乾家的护卫一身血气,三下五除二就把国舅给抓了。
人好抓,不好放,更不好审。刚刚坑了人家一把,李神策还被楚椿指责了一回,不少人对徐氏由厌恶转为略同情,审得轻了不行——宰相代表朝廷,不容外戚折辱。审得重了也不行——皇太后的面子,皇帝的面子,还有就是,大家的良心。
李神策是苦主,必须避嫌,韦知勉不肯生事,卫王出不了主意。萧复礼便问郑靖业:“此事如何是好?”
郑靖业道:“审吧。”
萧复礼道:“该问的都问了,审不难,难的是判。”
卫王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池脩之昔年断案如神,不如让他来判。”
萧复礼愕然:“还有这等事?”
“正是,非但公正,更是兼及法理人情。”
池脩之正好回京任职,被拉来判一判案。徐大郎看谁都不顺眼,坐椅子上歪头不看人。池脩之很是腻味:老子平生最瞧不起笨蛋了!
必须说,池脩之中二时期讨厌世家,跟世家爹对着干,某些世家习惯还是深入骨髓的,比如那股傲气和小心眼儿。他只确认了一下案发情况,就向萧复礼汇报:“是徐某不忿宰相,故尔相殴。宰相,国之重器,若纵容折辱,是辱及国家,且又冲击王府,气焰嚣张,必罚。然其在八议之列,论而当赎。今请夺徐某之杞国公世子及本官等,以其弟为杞国公世子。徐某交由杞国公管教。”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池脩之不打也不骂,直接掐人命脉。这么一判,徐家兄弟之间可就要热闹了,徐大、徐二,都不知道要怎么相处了。
大家还要说池脩之厚道,没打也没骂。
处理完了这段插曲,选后的工作正式开始了。郑琰被萧复礼委托作评委之一,她不敢自专,又因相信钱氏通情达理,便在家中设一赏梅之宴,邀诸小娘子一聚,亦请了钱氏。钱氏因萧复礼纳徐欢兼皇太后移宫之事搬出宫外,又因病着“不好冲了保慈宫的喜气”所以挪到郊外庄园养病,这庄园自然是郑琰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