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告诉锦烛,原本两个孩子已经准备睡觉了,莫愁将被子铺好就带着小宝去洗漱,小宝往被窝钻的时候才发现被窝里有东西咬了自己一口。
连忙查看,这一看两人吓了一跳!
小宝记得娘亲教过越是好看的蛇毒性越强,忙喊着有毒,莫愁拿着被子想把蛇蒙在里面,却不想自己被子里也有一条,莫愁也被咬了几口。
两个孩子越反抗打斗,毒性散发的越快,小宝毕竟是小孩子,顶不住毒性先昏了过去。
莫愁毒性上来也站不起身,为了防着自己睡过去小宝再受伤,便狠狠的咬自己的手刺激自己,就快挺不过去的时候,念锦烛赶了回来。
锦烛一遍一遍的抚摸着莫愁的伤口,不停的掉着眼泪,幸亏有莫愁在,要不然小宝被多咬几口恐怕是顶不住这毒性的。
因为药材不全,缺一味很重要珍贵稀少的解毒草,锦烛配不出解药,急的团团转。
天一亮便请来温氏帮着照顾小宝和莫愁,自己去镇上找遍了所有的药材铺都没找到这味解毒草。
又留下小白守着两个孩子,自己连夜上了山,也不管有没有什么黑熊还是野兽,不吃不眠的翻了两天两夜,找遍了深山也没有找到。
短短几天,一次次的失望和身体上的劳累让念锦烛几度崩溃,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原本圆润的下巴都变得尖细了起来,温氏看着闺女和孙子如此,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急得眼泪流个不停。
吕秀才和仲伯师傅也跟着着急,正无计可施之时,吕秀才提议到锦烛不如去京中求医,不管如何珍贵的药材,到了繁华的京城必定要好寻上许多。仲伯师傅也十分赞成。
念锦烛听后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安排好家中琐事交于熊出没三人,忙雇了马车带好了盘缠便准备上路。
仲伯怎么会放心她一个女子,独自一人带着两个病弱的孩子走那么远的路。
担心她们途中会遇到危险不说,自己也放心不下爱徒,总是要亲眼看见孩子解了毒才放心,如此一路上有个人照应,总归要顺利的多。
念锦烛这个时候怎么会逞强,感激着答应,仲伯便将家中老母托付于温氏与秀才,自告奋勇的同念锦烛一同踏上了进京之路。
两人一路风尘仆仆,全抄近路,能不休息就不休息,折腾了半月有余,终于到了京城。
念锦烛先将小宝和莫愁安顿于客栈,交于仲伯照顾,自己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便开始寻药。没想到的是找遍了几个药铺也没有寻到此味药材,而且得到的答案都是,此味药材于半月之前全被一人全部收购。
这让念锦烛大失所望,暗道倒霉!正不知所措无计可施时,药店老板告诉念锦烛去薛家的同济堂找找看,那是京城最大的医馆,若是他们那里都没有,那这世上恐怕都没有了。
念锦烛一听有些耳熟,在脑海中想了一番,恍然大悟!想必这个同济堂便是那个赵梦茹小姐背后的医药世家了!
念锦烛此时哪还顾的上什么恩恩怨怨,救人要紧,连忙一边打听,一边奔着同济堂狂奔而去。
锦烛几番周折终于找到了同济堂,她到的时候门口的人竟排出了有五米多长的队伍,念锦烛上前打探,原来都是来看病或者求药的。
念锦烛心中再焦急却也没有办法,只好去队伍的末端排好。
天一点一点的暗了下来,锦烛前面还有五六个人,这时候医馆里出来了个小童,冲着门口排队的病患喊道,“都家去吧,今日医治到此,你们明日再来吧!”说罢便回身进屋,关上了药馆的门。
正文 第36章 求医
锦烛刚要上前拍门,便被前面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拦住,
“别敲啦!没用的,同济堂每天都是这个时候闭馆,哎,只怪我们又来晚了,明日再来吧!”
念锦烛见妇人怀中孩童面色通红,一看便是在发高热,忙追问道,“孩子病成这样,哪能再拖着?他们治病不也得分个轻重缓急才对吗?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妇人摇了摇头,“同济堂的规矩即是如此,想看病就得提早来排着,只是可怜了我的孩儿,还要再熬上一夜,我今天不回了,就在这排一夜,明早上他们开馆,我便可以第一个进去了。”
说罢抱着孩子就做到了同济堂门前的台阶上,念锦烛看着孩子呼吸费力,忙上前摸了摸孩子的腋下,皱了皱眉头,“这位大姐,我也是个医者,只因救自己孩儿中了蛇毒,所以来此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