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二人地睿唯一那里,本来教训一下那小丫头,结果睿唯一玩的太累早早睡下,现在已经在打呼了。
念锦烛想把他叫起来,睿子都去拦下她,“回去吧,什么事情不能明天再说吗。”
这娃控的毛病,怎么办?
念锦烛皱眉,“一一真的被我们宠坏了,以后不能再让她这样了。”
“嗯,以后给她生了弟弟妹妹,就会好起来的。”睿子都的嘴辰在她耳朵吐出口气来,念锦烛的脸刷地就炸了。
没完没了了啊。
睿子都将她抱起来,大步走回他们的院子……
路上偶尔也下人见到,也都十分懂事的低下头。 日子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他们在螺州便呆了几个月。
正文 第657章 螺州盐市混乱
其中自然也发生了很多事,南诏归魏,成为大魏的领土。南境的汉学办起来,官道也修通了,所说南境是个多草药的地方。
在南境的深山里长着很多的灵芝,很多都上百年了。
药商们大赚了一病,念锦烛的医馆还是老样子,便宜,大夫医术高明,很多看不起病给不起药费的都来这里看诊。
睿子都的身体在螺州这段时间的修养之下也好了很多,念锦烛心里放心不上,也就终于没有再将那日在桃花寺里求签的事情放在心上了。
这日,锦绣医馆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病人。
这些人很多都穿着补丁服,他们面色腊黄,因为缺少食盐,所以脖子大了一圈。 这些人走路几乎都困难,很多人都是拄着树杈子来到医馆的。起初医馆里的大夫也没发现反常。可是在接下来的几日都发现了同样的病人,而且一问之下人,这些人竟都是是螺州附近某一个村子的平
民。
而且从那些病人的描述里得这粗脖子病的人应该很多,他们听说锦绣医馆可以免费给穷人看病所以就想过来试试。
医馆开门行医,没有理由拒绝这些人,念锦烛的原则是,能医则医。
有能力的当然要收治医费,确实没有能力的也可以免去一切费用,可这么大一批人都得了同样的病。
粗脖子病的成因简单,就是长期缺盐。可盐是个很金贵的东西,这些药钱都出不起的穷人,当然更不可能买得起盐。
他们知道这件事情拖不得,所以就把这件事情赶紧告诉念锦烛与睿子都。
念锦烛查过那些人的症状以后,得出跟坐诊大夫一样的结论。她决定去那个村子附近看看,倘若真的很多人都得了这病的话,那可麻烦了。
批量的人得了粗脖子病,这件事情让睿子都跟念锦烛都此起了重视。
老百姓因为缺盐病成这样,足见他们已经缺盐很长时间。
大魏能有如今的强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魏的位置。
中原腹地的产盐区域,几乎都集中在大魏境内。而且在累世的积累之下,有一套自己的采盐技术,因而大魏的盐价一直由官府控制着。
做为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本,盐价的波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螺州这样一个繁华之地竟在盐价这一块儿出了事,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念锦烛与睿子都商量以后,便乔装出城,然后去了那片粗脖子病严重区域,想看一看当地的城情况。
螺州是盆地,又因靠运河,所以在大魏各城中经济算是靠上。
可天子脚下也有贫民窟,这螺州城外,也有贫民聚集地。
夫妻二人没有骑马,一人背着个药箱,走了很长一段路,才到达那个事发地:王贾村。
两人还没到村子里,已经看到四周大片大片的良田。即将入夏,大片的田地里稻子绿油油地看着十分喜人。
田边有个穿了薄衣的农人在堵水,两人从远处经过时,看那人正弯着腰肢要堵洞。结果身体一歪,倒栽葱便进了麦田里。
附近的几个上人农人跑过去将那人拉起来的时候,他已经染成了泥人。
念锦烛跟睿子都走过去,站在田坎边,“老乡,那大哥没事吧。”
几个村民看到两个陌生男女,而且看着像是走街郎中,大喜,“姑娘可否给他看看,他晕过去了呢。”
念锦烛走过去,那些人便跟着让出条道来。
田坎不宽,那人的身体一横着,一半在田上,腿便掉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