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音戛然而止,因为门“吱呀”一声开了,轮值的看守走进门来,先在各个牢房前巡视一圈,确认每个犯人都老老实实地呆在里头,这才板着脸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看守进来后,牢房里瞬间安静了下来,他们甚至没再进行视线交流,这次钻空子的对话就这么没头没尾地结束了。维奥列特和身边伊莱恩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无奈。
对他们来说,想办法越狱是头号大事,但对于被单独关押的霍奇来说,能在上断头台前保住自己的性命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他遭受了最可怕的严刑拷打,多蒙诺奇能写和不能写在法典上的刑罚都在他身上走了一遍,没有人同情他,也没有人给他治疗,他伤痕累累地被铐在牢房墙壁上,连坐下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还不打算认罪吗?”负责审讯的军官问。
霍奇沉默着,勉强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他认出了对方,在他还没有当逃兵之前,这位军官大人还曾是他的部下,但现在他是即将接受审判的死刑犯,对方却顶着高级军衔站在他面前,担当不需要费力的主审角色。这种身份上的落差有些滑稽,但他已经没有力气为此发笑了。
“如果你现在认罪,也许可以向大法院争取……”对方迟疑着开了口,说到一半却又自己闭了嘴,显然觉得这些安抚性的话可信度并不高,说了也没多大意义,“说实话,我的上司们正在为抓住你的功劳该归谁所有而争吵,暂时没有来管你的时间,但他们总会来的,而且会毫不留情地把你撕成碎片——如果你现在认罪,也许还能保住一点尊严。”
按照军衔高低划分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决定了多蒙诺奇人的权利和地位,像霍奇这样的通缉犯自然是高官们争权夺利的好筹码,为了向国王邀功,他们会尽全力争夺这份功劳,并且一定会把霍奇送上断头台——这是多蒙诺奇和杜博纳斯谈好的条件。
那位矜贵的公主殿下和她锱铢必较的精明父亲时隔多年仍然记恨着那个吊坠的事,哪怕霍奇早就被迫把吊坠还了回去,他们仍然对这个贼恨得牙痒痒,甚至以十个城镇的地皮跟多蒙诺奇国王做了交换,要求他必须把霍奇送上断头台,并且在行刑后将人头送到杜博纳斯作证明。
他们为此得意洋洋地发了声明:我们已经为一个小贼付出了如此昂贵的代价,希望多蒙诺奇不要食言。
这是来自第一大国的示威,多蒙诺奇方面当然什么也没敢反驳,霍奇在得知这件事后也心知肚明:这次他是一定要死的,否则多蒙诺奇没办法向杜博纳斯交代。
所以他没有认罪,至少这能给那些家伙添点堵,权当死前的最后娱乐了。至于断头台,那是个熟悉的地方,他上过一次,又即将再次踏上无数人流下的血迹,把脑袋放在铡刀下,等待属于自己的死亡。
他忍不住开始回忆,上一次上断头台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呢?
那是他最疯狂的一段时间,一年里他偷了200多件吊坠,几乎每天夜里都在别人家度过,甚至为此感到愉悦。那时他不是为了获取利益而偷东西,为战友寻回遗物的执念占据了他的大脑,为此他像个不需要休息的疯子,透支生命般四处流窜,听说谁有类似的吊坠就想尽办法去偷到手,发现不是以后又送回去。由于这恶作剧般的行为,不止多蒙诺奇一个国家对他下了通缉令,但从来没有人抓到过他,他享受这样的感觉,以至于到了后来变得有些得意忘形。
然后他在杜博纳斯被抓住了,愤怒的国王把他送回给多蒙诺奇,要求一定要处以极刑。
“你竟然敢从公主殿下的梳妆盒里偷东西!那吊坠是她最珍爱的饰物,你将它偷走,这是对殿下的亵渎!”
对此,他只是冷笑一声,满不在乎道:“我不是还回去了吗?只是借来看看而已,又没把它戴在我脖子上,算什么亵渎?”
负责讯问的官员被他气得半死,没在他身上花太多时间,很快就给他判了死刑。他坐在牢房里,只觉得没办法再继续寻找那个吊坠了很可惜,于是在无聊等死的时候把自己的故事说给了看守他的卫兵听。
那时他疯狂而偏执,确信自己无罪,但又对死刑判决无可奈何,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但他没想到的是,那位负责看守的年轻士兵受到他的故事感染,冒险没有扣实他手上的镣铐,决定在前往断头台的途中假装丢失钥匙把他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