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晴连忙让开,校长走进来,进到里屋,看见清洗得干干净净的外婆,问葛晴道:“镇子里都说你是回来照顾你外婆的,看来你真的把你外婆照顾的很好。”
葛晴抿嘴,没说话。
“就是没有念书,真是太可惜了。”赵校长在师资力量不强的镇中学里,一直兼教初三毕业班的语文课,对眼前这个自己从教以来印象极为深刻的学生,十分有好感,当初为了让她和妹妹能继续攻读学业,初二的时候,甚至曾经亲自拜访过这个破旧的房子,亲自批示给姐俩免除了一切学杂费,免除不了的情况下,有几次甚至自掏腰包帮姐妹俩出了杂费之类的。
一年多过去了,上次拜访就摇摇欲坠的屋子,比记忆里还要破烂不堪,这样的家庭,竟然会出两个这样好的女孩儿,人生命数,谁能说得清楚呢?
葛晴想找把椅子让校长坐,可找半天,家里竟然没找到一个完好的椅子,赵校长摇手,示意她算了,坐在炕上外婆的旁边,看着清洗干净的外婆,说道:“你老人家有福气啊。
”
外婆唉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周家村刚刚死了一个老头儿,死了四天才发现,现在咱这个镇子,太多留守的老人没人管了,你这孙女能回来照顾你,真是您老的福气。”
“我倒宁愿没有这个福气,我倒宁愿我死在炕上,晴晴能去念书。”外婆斩钉截铁地说,一点儿不含糊。
赵校长听了,看着外婆,听出来老人家是认真的,老校长此来就是为此,这倒让她想说的话容易多了,于是道:“我来就是为了这个来的,您老这句话,倒是让事情好办多了。”
外婆人老心却灵,立即听出了门道,问道:“啥事儿?”
“我这人闲不住,退休之前就想过退休之后的出路,现在打算在咱们这边儿的福泉山上弄个养老休闲中心,让十里八乡愿意过去住的留守老人过去住。老姐姐你是我第一个问的,你愿不愿意过去呢?”
外婆没想到竟然是这个事儿,她犹豫了一下,不太确定地说道:“这个——不是免费的吧?要多少钱呢?”
“我不指望这个赚钱,就当个退休之后让自己别闲下来的事业,收个能维持运营的成本就行。”
“保本的话,每个月要多少钱呢?”外婆关心地问。
“实不相瞒老姐姐,我是不想收你的钱的,我第一个问你上不上山,纯粹是一片惜才之心,全是为了你这个外孙女——你要是有个可靠的养老归宿,这孩子也就能安心回到学校了,你说是不是?”老校长问外婆道。
外婆心头一颤,想到今天晚上跟婷婷的通话,她轻轻点头,拍着自己的腿说道:“我这样瘫痪的,需要人照顾的地方多了,吃喝拉撒全都不能自理,校长你就跟我说个保本价吧?我这人虽老,但是不糊涂,我既然是第一个,你要是不收我的钱,以后的人可咋收呢?难不成这十里八乡的老不死的都让你掏钱养?”外婆说道。
赵校长叹了口气说道:“一个月八百块吧,全托养老这个钱虽然是成本价,不过我知道对老姐姐你也不容易,要是有困难……”
外婆果断摇头,说道:“没有问题,我掏得起,我上山去,晴晴去读书。”
葛晴一直在旁边听着,听见外婆说这样话,忍不住插口道:“我不用读书,我……”
外婆不容她分说,直接打断她的话头说道:“别说了,这个家的主意我来拿。”
葛晴闭上嘴,眼睛看着外婆,能回到梦寐以求的校园,对自己来说,简直就像是天方夜谭一样,这样不切实际的梦想,连动一动这样的念头都觉得奢侈,她从几个月大就不做这种梦了。
而且就算自己运气好重读依然能考上嘉南中学,但是定向招生的学生是没有奖学金的,每年将近两万的杂费和生活费,还要加上妹妹的,又从哪里来呢?
赵庆书看了葛晴一眼,从事了一辈子教育的老校长心里立即明白了,问她道:“你在担心学费的事情?”
葛晴没有开口,只轻轻点了点头。
“嘉南中学这样的学校,跟我们这种乡下初中完全不同,他们作为省里第一高中,是集团化经营,完全不差钱!只要你学习足够好,能在嘉南中学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击败嘉南本部的平行班甚至火箭班的同学,拿到足以傲视全校的成绩,他们学校的管理层会求着你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