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夫妻日常_作者:于隐(174)

2018-04-10 于隐

  桂芝没想到起这么早还赶得上吃陈大妈做的早饭,然后才走。

  她回到家,就把陈大妈的事说了,叫公婆放心。

  十五天虽说不长,但等着还觉得挺难熬。

  这天,邮局的人送来一封信,方荷花高兴地说:“肯定是喜子又来信了!”

  方荷花不识字,苏保国下地去了,方荷花就让桂芝念信。

  喜子首先问家里好不好,庄稼长得咋样,爹妈身体好不好。之前苏醒给他回过信,告诉喜子说庆子和腊梅订婚的事。

  这次喜子就说腊梅是个好姑娘,和三哥很般配之类的话,还说就像大嫂和大哥一样般配。

  接着他在信里说他在厂里越来越忙了,以前一天干九个小时,现在一天得干十一个小时,不过有加班费的,估计一个月能挣上三百多块钱,普通工人才一百七八十,他是普通工人的两倍呢。

  最后,也是重点,他说厂里有一个姑娘总找他说话,好像挺喜欢他,他也觉得那位姑娘挺好的,就是那位姑娘的家太远了,是四川的。

  方荷花着急了,跟桂芝说:“得赶紧回信,叫喜子不要和那个四川姑娘走得太近!”

  桂芝尴尬,“妈,我认字还行,写字就……就不太好,我只读到四年级就没读书了,好多字都不太记得怎么写。还是等大哥回来吧,以前都是他回信,这回要是字形不一样,该让喜子担心了,以为家里出了大事。”

  方荷花一愣,家里可不是出了大事吗,三个儿子还被关着呢。

  “也是,得等老大回来再回信,不能让喜子担心。”

  桂芝把信折起来给婆婆,说:“妈,你为啥不让喜子跟四川姑娘走得太近?咱村里有两个七十年代从四川逃荒过来的,她们在这里成家生子,都挺好的呀。”

  “四川多远啊,你见村里那两个婶子回过娘家没?以后孩子想见外公外婆都难!喜子才十八岁,又不着急找老婆,他有手艺找老婆不难。”方荷花说着就把信收起来了。

  这是小叔子的事,桂芝也不会插手,婆婆都那么说了,她没说什么,下地干活去。

  第十五天,苏保国和桂芝各骑一辆自行车去拘留所接苏醒三兄弟。

  桂芝见苏福出来时,简直想笑,上前恨恨地说:“你这个没出息的,关个十五天咋还长胖了!”

  苏福伸个懒腰,说:“哎呀,关得我都不想出来了,在里面不用干活还有饭吃,多好!”

  桂芝推他一把,“走吧,看你这懒样!”

  苏醒让庆子载着他爹回去,他要去永县看红梅。

  苏保国拦住他说:“桂芝去看过,一切都好得很,她说那个陈大妈叫咱们不要去得太勤,容易让邻居们怀疑。你先回家给喜子回信,然后给棉花施了肥再去。孩子要生,钱也得挣,你要是把棉花田给荒废了,你得还几年的债呀?”

  苏醒点了头,心里却在想,他得趁夜里去。夜里没车可坐,他可以骑五个小时的自行车去,到了红梅那里就是夜里十二点,等他看了红梅一眼,再骑回来就是早上五六点。

  这样不但不耽误白天干活,去红梅那里也不容易引人注意。

  这几天他在拘留所睡够了,熬一个通宵,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因为在拘留所除了接受法律和道德等各方面的教育外,然后就进行室外活动,跑跑步啥的,并没有让他们干活,闲的时候就是睡觉。

  回到家,他妈让他给喜子回信。

  “妈,干嘛不让喜子跟四川姑娘走得近,喜子喜欢就行呗。”

  方荷花垮着脸说:“你在信上写,我坚决不同意他跟四川姑娘在一起,他以后要是在咱这儿本地找一个,就能安心回家干了。要是和四川姑娘在一起,指不定年年要出去,不着家怎么行?孩子以后见外公外婆难,回一趟费钱费力!现在四川也不穷了,人家姑娘的爹妈能让自个儿孩子嫁咱这么远?”

  苏保国也不同意让喜子找太远地方的姑娘,说:“就是呢,五队那个叫牛娃的小子不是从外省带来一个姑娘吗,结果人家姑娘的爹妈找到这里来,生拉硬拽把姑娘带走了。哎哟哟,那个牛娃哭得不像话,又去姑娘家跪着求,被姑娘的兄弟给打回来了。”

  “这事我也听说了。”苏醒说,“一年多了,那个牛娃也没说个亲,心里还惦记着那个姑娘呢。这样吧,我就说爹和妈都不赞同他和外省的姑娘走得过近,再把牛娃的事也写上,至于他自己怎么打算,就由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