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苏醒捣苏福一拳,“别瞎说,喜子才多大,不会的。”
红梅跟着说:“我也觉得不会,喜子不满十九,肖燕还得过两月才十七,在厂里都是住宿舍。”
回家后,一家人看似其乐融融地吃饭,其实红梅夫妻和桂芝夫妻俩时不时看看公婆的脸色。
肖燕倒表现自然,她还不清楚公婆反对喜子找外地姑娘的事。喜子竟然也一直瞒着她,他大哥给他回信说的事,他从来没跟肖燕说过。
他自己觉得和肖燕相处挺开心的,这些事他都不好跟肖燕说,他还觉得家里人想得太多了,肖燕跟他结婚后肯定是住苏家河呀,又不会去四川住,找的是不是外地又有什么关系。
至于肖燕以后回娘家难,孩子想见外公外婆也难,他还得时常跟着跑四川那么远走亲戚的事,他都没想过。
还有,至于肖燕的家人会不会同意他与肖燕交往,他也没细想过。他心想自己挣的钱是肖燕的两倍,她家里人不可能反对吧。
吃过饭后,肖燕跟着两位嫂子都在桂芝屋里看电视,苏醒兄弟四个坐在外面边晒太阳边打纸牌。
方荷花过来把喜子叫她屋去了。
苏醒摊手,“三缺一,不打了。”
苏福拉着他哥不让走,“三个人也可以打,打拐子牌嘛。”
苏庆说:“拐子牌打什么打,我去叫大嫂来。”
苏庆来找红梅,红梅要给妞妞喂奶,没法去,苏庆就把桂芝给叫出去打牌了。
肖燕看着红梅给妞妞喂奶,还挺不好意思的,就看着电视。
忽然,她想起喜子四兄弟不是在打牌吗,怎么还会三缺一把二嫂叫出去?
她起身往窗户外一看,没瞧见喜子,顿时明白了什么。
“大嫂,婶子把喜子叫进去说话,是不是因为不喜欢我呀?”肖燕问。
“这个……”红梅温和地笑着说,“不是不喜欢你,就是觉得你娘家太远了,要你是我们这周边的姑娘,我公婆还不知要欢喜成什么样呢。”
“真的?”肖燕半信半疑,“我娘家确实挺远,从这里到我娘家,得转两次火车呢,下了火车还得坐三个小时的班车,再走一个小时的路,然后翻四十多钟的山才到,路上得……差不多两天吧。”
红梅知道离得远,但不知她回家的路得这么费周折,车倒来倒去的,走一个小时的路倒不说,竟然还要爬四十分钟的山。
“车票也很贵吧?”红梅问。
肖燕点头,“我和喜子两个人去一趟得七十多块吧,如果往返的话,一个月工资就没了。”
“你爹妈同意你嫁这么远吗?”红梅觉得这事才是最重要的。
肖燕低头抠着指甲,“不知道,估计不太乐意,我还从来没跟他们说这事呢。”
“悬,你在家里是老大,你妹妹有十五岁了倒不说,你两个弟弟又小,你爹妈肯定指望你嫁近一些,能帮衬家里。你要是嫁这么远,一年到头见不着,他们肯定不同意,你还是赶紧想好对策吧。”红梅实话实说。
肖燕低头咬了咬唇,突然又抬起来头来,说:“他们反对也没用,我自己的事我自己决定。我不能因为顺着他们要帮衬家里,就连终身大事也随他们安排吧,大不了我结婚以后像以前那样两三个月往家里寄一百块钱。”
红梅没再说什么,这不是寄钱不寄钱的事。女儿嫁在身边,爹妈好歹能看得着,嫁到天边去了,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
哪个爹妈都一样,要是女儿嫁远了,常年无音信,被男人打了或是被婆家欺负死了都不知道,当然会反对的。
方荷花和苏保国也在屋里苦口婆心劝着喜子。
“你要想跟她去,好,你去一趟,我敢打赌,她爹妈不会同意的,肯定还着急赶你走!”方荷花恼道。
喜子红着脸争辩,“妈,我还没去呢,你咋知道她爹妈不同意,我是长得难看了,还是不会挣钱,她爹妈干嘛不同意呀。远是远点,以后每年过年就让肖燕回一趟娘家嘛,这有啥呀,我厂里好多人找的都是外地的,人家也处得好好的。”
苏保国皱眉说:“他们现在是谈得好好的,你就看他们能不能结成婚!”
喜子生气地说:“我就是搞不懂你们这些当家长的,非要棒打鸳鸯才好吗?你们心咋都这么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