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梅还在心里权衡着呢,养猪不易,她是真不想大家都来养猪,把价给拉了下去。
苏昌盛却急忙点头,“好好好,就三头。”
秀梅见苏昌盛都答应了,来找她的又是亲姐,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红梅回家把这事告诉桂芝,桂芝听说只有三头,有点失落,紧接着又问:“有母的吗,如果三头都是公的不好养,最好来一头母的。”
红梅可知道桂芝的心思,她是想把母猪养起来,以后好配种下崽,将来就能多养了。
红梅无奈,只好又帮忙跑一趟秀梅家。
以前秀梅是绝不可能卖母崽的,看在亲姐来说的份上,她答应给一头母崽。
苏福一开始听说桂芝要养猪,吓得跳起来,如何都不答应。最后听说只养三头,他只好妥协了,心里期盼着养三头可不要太费劲啊。
红梅回屋,跟苏醒说了这事,然后感叹道:“桂芝可真是能吃苦,咱家种田种地还有那么一山的桃,我都觉得有些忙不过来。至于什么猪呀鸡呀,我是一只都不想养。”
苏醒在电视面前一边调台一边说:“那是,咱养好两个孩子就行了,猪呀鸡呀鸭呀还是算了吧。”
乐乐在旁听着不乐意了,“爸,我和妹妹是人,不能拿来和猪呀鸡呀鸭呀比。”
苏醒和红梅听着禁不住喷笑了出来。
苏醒摸摸乐乐的头,“儿子呀,快三岁了,也长能耐了。”
第一百零四章
之前因为卖桃, 家里人没少帮忙摘桃选桃。
花生收完的这天晚上,苏醒让红梅煮了一大盆香辣花生和炒两盘花生米, 再拿出八瓶罐头和一扎汽水,以及自家卖的多味花生和饼干、兰花豆、瓜子之类的零食,在老屋子前摆了个桌,叫一大家子出来边乘凉边吃。
除了喜子和肖燕在外打工, 一家子人坐齐乎了。
看着天上的月亮,边吃边喝, 聊聊家常,挺惬意的。
苏保国还抿了两盅小酒,感叹道:“咱这一家子好久没坐齐吃东西了。”
庆子笑着说:“爹,这叫吃宵夜, 深圳那边可流行了。一到夜里,那些从厂里出来的小伙姑娘们全在路两边找摊子吃宵夜, 花个一块两块的。”
“干得那么累, 挣点钱又吃进肚子里了, 不划算。”方荷花吃着罐头说。
庆子嘿嘿笑着,“我是不太舍得去吃, 而且在厂里干活累得只想回屋冲凉睡觉。喜子的活儿要轻松些,偶尔和燕子吃个一两回。要是点上像咱家今晚摆的这么满满一桌, 得十几二十块钱吧,外面的东西贵!”
红梅感慨道:“现在日子好过了,吃啥都舍得,哪像前些年, 我和苏醒在外面吃一顿六块多钱的饭菜,我心疼好几天。”
桂芝接话道:“那是,嫂子你也不看看你和哥现在能挣多少,不只是在咱村,估计整个云桥镇,你们也排得上前三了。”
最近桂芝见红梅家挣了大钱,眼热得很。不仅是她,村里眼红的人多着去了。
大家不只是眼红,也有不少要开始采取行动了,见红梅和秀梅姐妹两家都挣了钱,心里都痒痒的就纷纷打听,都想养猪、鸡、鸭、鹅什么的。
当然,大家最想学苏醒种桃,苦于无山可承包,只能退而求其次养家禽了。
各家各户都花心思在想着如何挣钱,不过这个时候苏家却要忙活着打家具了,因为明年二月底庆子要结婚。
本来方荷花是想让姚师傅给打梁床,再打和老大老二结婚时差不多的衣柜。
苏醒说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不流行梁床了,而是时兴席梦思床,只需打简单造型的一米八宽大床。
另外,衣柜也不要老式的,要新式的组合衣柜。
方荷花也不懂,让老大和庆子跟姚师傅沟通要打啥样的,无论是床、衣柜、桌、椅等,都得跟上潮流。
庆子最近也很兴奋,忙着在楼上东屋擦擦洗洗。每打好一样家具,他就兴冲冲地搬到楼上东屋去了,琢磨着摆放在哪儿为好。
苏醒还和爹妈商量,现在流行“四大件”,不再是“三大件”了,所以庆子结婚时应该添上一件,最好买上电视机,这样庆子和腊梅以后就不必去别的屋看电视了。
方荷花寻思着年底老大老二家要上交钱,还得把去年少交的钱给补上来,今年田地间的收入应该也有一千多,这么算来,庆子结婚要用的钱足够了,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