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夫妻日常_作者:于隐(228)

2018-04-10 于隐

  吃了年夜饭,方荷花给大毛、二毛、乐乐、妞妞各包了二十块压岁钱。

  因为大家之前都知道喜子想拿一百五孝敬爹妈,所以红梅、桂芝、腊梅也都准备了一百五。

  果然,喜子不知是为了哄爹妈还是因为肖燕最近挺忐忑的, 怕婆婆因她不肯换地的事生气或是不理她,没想到婆婆倒没有啥特别的表现,仍然像以前一样,不冷不热的。

  反正喜子积极地递上一百五十块钱,方荷花没说啥就收了。

  其实她知道儿子们都不容易,老大要盖楼房,老三结婚后手里只剩一百多,也就福子和喜子手里有些钱。

  但想到一百五也改变不了家境,是穷是富也不差这一百五的,她打算把这些钱攒上,以后她和苏保国老了,也不需儿子们出啥钱给他们养老。

  去年还是一家拿五十的,今年突然变成一百五,桂芝心里有点肉疼,但也没办法,仍然积极地递上。

  红梅觉得公婆未必想要这么多,但喜子要给,公婆就收了,反正他们年纪大了也不会乱花钱,攒着养老也挺好。

  腊梅之前听庆子说要给一百五,还挺吃惊的,原来过年要给公婆不少钱啊。她不是舍不得钱,而是转头就问大姐红梅借钱,因为庆子身上没钱了,这年都没法过了。

  红梅今天中午已经借给他们两百,这些足够腊梅和庆子支撑到西瓜成熟的时候。

  看春节晚会是件开心热闹的事,腊梅屋里明明有新电视的,仍然和庆子一起来红梅屋里看。

  喜子和肖燕还没来得及买电视,现在肖燕和桂芝不说话,自然也是来红梅屋里看春节晚会。

  方荷花和苏保国见老大屋里挤满了人,就来到福子和桂芝的屋了。

  方荷花见大毛、二毛得先学几个字后才能看电视,心里真不知是啥滋味,但愿孙子这苦没白吃,将来能有出息吧。

  见桂芝一年到头忙,忙田里忙地里,忙家务忙孩子,还要忙着养猪,方荷花还真不好说桂芝哪里不好,这个儿媳妇呀,过得挺不容易的。

  大年初一,个个穿上新衣服,把自己收拾得像模像样。

  新年新气象,村里的年轻人都喜欢追潮流,好多人都梳成中分头,衣服大多是西装,也有个别特殊的,穿牛仔外套。

  红梅见村里年轻人来拜年,见识了不少奇装异服的小伙子。有的小伙子实诚,还带着女朋友出来拜年,这些姑娘们不少涂脂抹粉的,老一辈的人看得稀奇。

  晚上,红梅跟苏醒说笑,“你是没见着,有的小伙子那头发全竖起来了,跟刺猬似的。穿的那种外套吧,跟抹布似的,说是叫什么……牛仔!以前我觉得燕子穿着打扮怪异了一些,现在一比,她比那些人好多了。”

  苏醒剃的是中规中矩的三七开,他一边开罐头一边说:“我都二十九了,马上就是三十而立的年纪,还真没法和那些小年轻比,也没法欣赏什么中分头和牛仔衣,我这心态是不是老了呀?”

  “人没老,心态倒是老了点。”红梅笑着回答,然后接过苏醒开的罐头,拿勺挑出来喂妞妞。

  乐乐跑过来问:“妈,这是啥罐头?”

  “菠萝的,来,你也尝尝。”红梅喂给乐乐吃一口。

  苏醒在那边整理着各种罐头,说:“现在罐头也涨价了,梨、橘子、苹果之类的是一块钱,菠萝、桃之类的要一块一了。幸好咱家还有些存货,都是四五毛进来的,卖八毛钱足够了。”

  红梅吃惊,“看来年后我们去进货,这些罐头进价就得六七毛一罐了吧?唉,老百姓是挣了些钱,这物价也跟着猛涨。”

  “可不是,今天我看到峰子家有水蜜桃罐头,我拿起来看看商标,还真是省里‘甜滋滋’牌子的,这可是咱家供的货!”

  “峰子在哪儿买的,啥时候咱也买些自家供的水蜜桃罐头来吃吃!”红梅有些兴奋,感觉吃着自家水蜜桃的罐头,会有一种成就感似的。

  苏醒笑道:“瞧你那样,镇上就有,以前咱没注意而已。要我说呀,这罐头利润真大,这小罐里面半斤水果都放不下,怎么进价就得要六七毛了呢,再卖个一块或一块多,都快吃不起了。“

  红梅随口说道:“再贵也得买呀,难不成咱们还自己做罐头呀,又不会做。”

  红梅这话只不过随口那么一说,完全没多想。苏醒却听进心里去了,他拿起罐头左瞧右瞧,说:“这玩意应该不难做吧,咱家种桃,要不今年试着做罐头卖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