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夫妻日常_作者:于隐(348)

2018-04-10 于隐

  这事红梅也留意问过的,说:“房东是个比我长七八岁的大姐,她说她自己是家庭妇女没工作过,她男人顶她公公的职好像在什么局里干后勤,也就是打扫卫生,不过端的是铁饭碗。他们有一个儿子读高三,在学校住读,就周末回家呆一天。”

  “北面那家租户呢?”

  红梅想了想说:“我也没见着那家的人,就听房东大姐说,那是一对刚结婚的小年轻,从河北来的,还没孩子。这对小年轻好像在……在什么市场卖菜,听说挺能吃苦的。反正我觉得房东大姐这人热心也实诚,啥都告诉我。那对小年轻吧,应该是从河北来的农民,农民大多实在淳朴,应该好相处。”

  苏醒点着头,“嗯。其实好不好相处也没关系,咱家就是临时落个脚,住几个月就搬走的。”

  第二天,一家四口拎着东西搬进四合院了。

  这会子仍然只见着房东大姐,她的男人和孩子以及从河北来的那对小夫妻不是白天或周末都见不着的。

  红梅交上三个月的房租,让房东大姐写了个收条,然后他们一家四口开始大采购了。

  厨房里的锅碗瓢盆,还各种生活用品以及电视机自行车都得买。

  都说搬一次家得穷三年,看来是没错了。老家那些东西都带不过来,现在只能全都买新的。要不是腊梅给了三千块钱,那当真是搬一次家就搬穷了。

  不过冰箱和洗衣机红梅暂时不想买,想等住进自家买的新房再置办吧,现在花钱不能大手大脚了,要买房子要装修还要办厂子,手头得紧些。

  第一百六十四章

  红梅从房东大姐那里得知往东步行二十多分钟有一个比较大的市场, 买菜和生活用品去那里没错了。

  首都果然就是不一样,这个市场里什么都有, 不仅菜色品种多,各类鱼肉新鲜,还有卖花花草草的,甚至有卖鸟儿猫儿狗儿的, 各种关宠物的小笼子也是多种多样。

  瞧着这些东西,红梅在想, 这里的人肯定很闲吧。

  乐乐和妞妞俩却盯着各类小吃走不动路,这会子他们俩站在一个凉皮摊面前不肯走了。

  “妈妈,这个是冷面条吧,宽宽的, 这么多人排着买,肯定好吃。”乐乐流着口水说。

  红梅怕凉东西吃坏肚子, 硬扯着俩孩子要走。

  其实连苏醒都想馋一口了, 旁边那么多卖小吃的, 唯独凉皮摊这儿围的人最多。

  “红梅,要不来一份吧, 试试味道,你瞧把俩孩子馋的。”

  红梅只好掏钱, 排了好半天才买上一份。结果乐乐和妞妞俩抢着吃,说这又大又宽的面条太好吃了,以乐乐的话说,这叫“酸中带着甜, 甜里带着香,香里透着辣”。

  苏醒明白了,“红梅,现在人少了些,咱再买两份吧。听乐乐这意思是,味儿足,够味儿!是这么说的吧?”

  苏醒打着老北京腔,满口的儿化音,说得有模有样。

  红梅还挺吃惊的,“哟,你行啊,才来几天就会打京腔了,看来我也得学学,学会了京腔才好融入这里的生活。”

  红梅来到凉皮摊上,提高些嗓门,“大哥,再来两份儿,多放点黄瓜丝儿。”

  “得嘞!”

  摊旁边的小桌终于空出座位来,红梅把凉皮分出一点给乐乐和妞妞,他们俩看似还没吃过瘾,剩下的她和苏醒给吃干净了。本以为就是凉了吧叽的面条,没想到吃起来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确实挺好吃的。

  吃了凉皮,红梅又买了不少驴打滚和茯苓饼要带回去吃。

  在回来的路上,苏醒左手拎一篮子的菜,菜上面压着一些碗和盘,右手拿着锅和盆。

  红梅推着自行车,前面坐着妞妞,后面坐着乐乐,车筐时放着各类生活用品,车龙头上还持着一个大袋子,里面放着油、盐、酱、醋、茶等。

  过日子就是这样,吃穿住行等,繁杂得很,但人人都乐在其中,这就是搭伙过日子嘛。

  苏醒边走边说:“红梅,我咋感觉我们刚结婚似的,一点点置办起来,一点点往家里买,欢欢喜喜过日子,嘿嘿。”

  红梅也有这种感觉,要不是看着自行车一前一后坐着俩孩子,她真感觉不到她和苏醒结婚快九年了。

  其实他们跑这一趟还不够,中午饭都没做就吃着驴打滚和茯苓饼,吃完后苏醒又跑了几趟市场,买了棉被等,床单倒是从家里带了两床过来。之后苏醒还去买了电视,没电视孩子们可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