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夫妻日常_作者:于隐(60)

2018-04-10 于隐

  方荷花自己也没吃过瘾呢,刚才怕红梅笑话她没吃过东西,现在见红梅也那副馋样,她果断地跑回家兜米去了。

  方荷花一下拿来八斤米,兑了两斤香蕉回家。

  回到家,一家子坐在门前边晒太阳边吃香蕉,红梅还特意拿两根给苏醒留着。

  方荷花想到香蕉这么贵又有些肉疼,“这香蕉虽然好吃,但也忒贵了,四斤米才兑一斤,估计贩子进货连三斤米的价钱都用不上,这钱可真是好赚。”

  方荷花说着无心,红梅却听出名堂来了。

  吃完午饭,红梅从嫁箱时拿出几块钱,然后拿一根香蕉送给二婶吃,又借来自行车,骑镇上去了。

  方荷花跟苏保国嘀咕,“红梅火急火燎地骑她二婶家的自行车去镇上干嘛?”

  苏保国不在意地说:“她不是说要买点东西嘛,这你也要管?”

  “今天过小年嘛,啥东西要这么急着买?我又没怪她的意思,就是好奇嘛。”

  下午四点,红梅赶回家了,竟然买回来十个塑料水瓢、十个塑料盆和十个塑料桶,二十双袜子和十斤毛线!

  这么冷的天,红梅忙得头上出了一层细汗。

  方荷花和苏保国见她买回来这些,傻眼了。

  “红梅,你不是说打算年后卖这些吗,怎么现在就买回来了?”

  红梅不好意思地说:“妈,我本该和你们商量的,但怕你们不让我着急卖就错过买卖了。我听李光礼说,就年前大家舍得花钱,等年后指不定都紧攥着钱啥都不舍得买,所以我就……着急想试试。”

  方荷花愣愣的,在脑子里转来转去,突然想出什么,惊道:“你这不划算啊!你这是从镇上买的,你要是涨价卖给别人,别人能买?反正大家要去镇上买年货,干脆顺带把需要的瓢盆之类的买回来了,干嘛非要买你这些贵的?”

  苏保国也跟着说:“你这跟卖香蕉的可不一样,香蕉咱镇上没有,卖的贵大家想吃也得买,你这些东西镇上都有,去镇上买年货不就带回来了?你着急了些,等年后去省里进货便宜,你才能挣到差价嘛。”

  红梅笑了笑,她看起来还是挺有信心的,“其实你们说的这些我中午就想到了,但镇上店铺里不能拿米兑的,我也学李光礼卖香蕉那样用米兑。”

  红梅拿出一个塑料盆,说:“这个舀水的塑料水瓢我买来两毛钱,如果有人拿两斤米来兑,两斤米能卖三毛二,我这不就挣了一毛二?十个就是一块二!等年后我去省里进货,这种水瓢估计一毛多就能进了,那样我就能挣得更多,只不过年后可能买的人少了。”

  方荷花和苏保国对望两眼,觉得儿媳说得也有道理啊。

  方荷花摸摸瓢又摸摸盆,“确实是好东西,那你明天……就去试试吧,卖不掉留着家里慢慢用倒也行。明天让老二老三老四全都跟着你一起去,帮着称米,顺便看好东西,就在咱村里的几个队试着卖,不要走得太远。”

  红梅见婆婆这么说,她也放心了,高兴地和婆婆一起做饭去。过小年,饭菜可要比平常丰盛一些。

  因为过小年,砖厂让工人们早两个小时回家。

  苏醒到家才六点,正好可以吃小年夜饭了。放了鞭炮,方荷花等不及就把红梅的事说了。

  苏醒听后很吃惊,红梅还以为他不乐意呢。

  不料苏醒却说:“红梅,你这也学得太快了吧,中午拿米兑香蕉吃,下午就自个儿买这么些东西回来,还把每样东西需几斤米来兑都想好了,你以前读书成绩是不是特别好?”

  红梅忍不住噗嗤一笑,“我读书还……还可以,就是家里没啥钱,我爹见别人家的姑娘都没去读初中,就让我也别去了,在家带妹妹弟弟。”

  其实红梅读五年级时成绩可是班上第一的,她小学毕业那年是72年,班上没一个姑娘去读初中,她也不敢冒尖非要去读。

  当着婆家人的面她不可能自夸,只说读书还可以。

  饭后,一家子围着火盆聊了一阵,苏醒就和红梅去厨房烧水洗澡。

  苏喜忍不住又说:“大哥大嫂洗澡真勤,这才过两天呢,身上哪有那么脏。”

  苏福和苏庆又跟着呵呵直笑。

  方荷花伸手打老二老三,“笑什么笑,你们大哥在砖厂干活,哪能不脏,光出汗都不知出多少,你们不出力还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