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手从屏风后伸了出来,走出个穿着黑色连衣裙的女人,她容貌不过清秀佳人,也显然不是韶华最盛的年岁,但那一双清冷锐利的眼睛注视着你时,哪怕这张脸孔并非出现在光影镜头下,也会让人觉得自己从前以为的红尘故事,在她面前都空洞乏味到羞于提及。郑耀国给她和自己都倒了一杯茶,目光中难掩兴奋与期冀:“文彦给我找了个好孩子,琤一。”
“小赵眼光一直不错。”宋琤一淡淡道,“角色就定了?剧本也不用改了?”
“不用了。”郑耀国长吁一口气,“去订机票,23号去湖南,到了安顿下来,立刻开拍。”
“就这么等不及?”宋琤一原本冷漠的脸孔也浮现出了些许震惊,“都不让他适应下环境?”
“适应了他就不是南山了。”郑耀国说。
受制于时代背景,“南山”这个角色被设定成一个上大学前到中国乡村做休学旅行的美籍华人,既然如此,演员最好就在美国找。但年轻、有天赋、家境优越还愿意在深山老林待五个月的华裔男孩这前提想想就知道苛刻,是以郑耀国还写了一个城镇男孩的版本当备份而且已经开始选角,让赵文彦在美国留意纯粹是随口一提。
可他没想到赵文彦到北京后给他打的第一个电话就是对他说:“我跟我朋友一起回的国,那个角色没人比他更合适。”
赵文彦十二岁就跟在他身边,那时他已经非常懂事,深知情绪不外露,也从不把话说满。他听他这么评价他口中的“朋友”,心中已经预估到他带来的人应该非常不错,但沈乔出现在他面前时,久未有过的惊喜竟然再次出现了。
他眼中的灵气明显是未经人事才会有的强烈,灵动之外却又有着矜持,优雅与隐隐的傲气,看似矛盾,原本的灵动便却因此显得复杂深邃,而不是一探即止的单薄------而所谓的“电影脸”,最忌讳的就是单薄。
文彦只是看了剧本,他未必知道他想讲什么故事,可身为导演的他再清楚不过:这个叫沈乔的少年,就是他找了整整两年的“南山”。
“所以你打算就让他直接去湖南,最直观的反应就是你需要记录的?”宋琤一问,“不去教他怎么演戏?”
“不用。”郑耀国放下茶杯,笃定道,“他跟角色太契合,只要拍戏时按着我的节奏,什么问题都不会有。”
当天晚上在餐桌上郑耀国就告知了沈乔角色和开拍时间,沈乔表面上虽说还算淡定,眉梢眼角却还是按捺不住的惊喜。跟郑耀国道完谢后就忍不住在餐桌下握住赵文彦的手,赵文彦安抚式的会握住。
宋琤一看到了,只笑了笑,没有说话。
年轻人不会知道,他们的心事想法哪怕自己毫无意识,也能通过细节被年长的人一眼看穿。
还是个孩子啊。
郑耀国家里有赵文彦的房间,快吃完饭时郑耀国便提议时候不早,沈乔来去也麻烦,不如两人暂时现在他家住下,23号一起去湖南。
赵文彦还来不及开口,沈乔就满口应下,转头期盼地看着赵文彦,赵文彦心立刻就软了,只得道:“也好。”
郑耀国的电影团队此前已经陆陆续续到了湖南,前期准备工作业已就绪:“他们都是跟了我很多年的人,人都很好,你不要怕生。”面包车上,郑耀国忽然扭过头对沈乔说。
“您放心,沈乔就没怕过生。”赵文彦忽然插嘴道。
郑耀国有些讶异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再说话。
到了片场郑耀国便把沈乔介绍给剧组人员,口气难掩欣赏,沈乔个性又外向,很快就跟他们打成一片:“他跟‘南山’的确非常像,我都要怀疑我是照着他写的剧本。”郑耀国忽然拍了拍赵文彦的肩,道。
“的确。”赵文彦淡淡地说,埋头继续看分镜剧本。
剧组在一处山村安营扎寨,住的地方都是找当地村民租用的,条件自然算不上好。赵文彦原本担心沈乔不习惯,沈乔却摆摆手,不以为意道:“挺好的。”
“我大一暑假,老师带我去过亚马逊丛林。”沈乔深沉地叹了口气,“这里至少没有巨型蚊子与食人鱼。”
……凯斯特纳一定是故意的。
收拾完行李,沈乔才摸出手机打算给沈芸打电话:他之前担心沈芸会反对,霍启渝便提议先斩后奏,他想为了避免姐姐派人把自己绑回纽约,最好到了湖南再给沈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