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丞大界,霸道少将小娇妻_作者:长石(106)

2018-04-01 长石

  摊主是一个农民样的中年男人,只是在地上铺了一个纸壳子,纸壳子上面有几个半裹黄土的陶俑,还有一个被雕成蝉形的翡翠雕件,周筱就是被这个雕件而吸引过来。

  拿起来放在手心内仔细端详,只见这个玉蝉长度大约在五厘米左右,通体翠绿剔透,水头充盈饱满,毫无杂质,一看就是个玻璃种祖母绿极品。再看雕工——双眼凸出,两翼收拢覆于背上,腿部和口器收于腹下,蝉的肢体和绒毛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极为精巧。

  “叔叔,这个多少钱?”周筱再一次忍住快要跳到嗓子眼儿的心脏。

  “两块钱!”摊主回答。

  “什么?”周筱的声音有些变调。

  “两块钱,再少一分都不卖!”摊主以为周筱嫌贵,语气很是坚定。

  “那我要了!”周筱从包里掏钱的手都有些发颤。

  ☆、第五十六章 藏宝之地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周筱赶紧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用随身携带的手纸先小心翼翼的把玉蝉厚厚的裹起来,再用手绢在外面包好,然后放进背包的最底层,再把背包放在胸前背起来。

  不断告诫自己要淡定、要淡定……可心脏还是抑制不住的砰砰乱跳。周筱不知自己是不是真的走了什么狗屎运,接二连三遇到不懂行的卖主,可以让自己捡到大漏儿,也或许是应了文玩行里的那句——缘分吧!

  再一次狠狠按捺了几下狂跳不止的心脏,周筱觉得需要找个安静点的地方好好的静一静心,才能继续自己的寻宝之旅。

  直到十几分钟后,周筱才脚底有些发飘的进入鬼市的市场内。仍是先从瓷器杂项工艺品区开始逛起。

  这时的鬼市,因为识货的人还在少数,再加上人们的经济条件还没有达到那么宽裕的程度,所以还是比较容易发现一大部分的真东西。周筱虽不能对所见的东西都有十足的把握,但遇到大开门儿的东西,基本还是不会将之漏掉,尤其对瓷器这一块,这也是周筱最为喜欢的一方面。

  这一次,周筱又发现了一个明代何朝宗手工捏塑的德化窑白瓷小观音像。

  被誉为“一代瓷圣”的何朝宗,是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瓷塑大师,以独树一帜的“何派”瓷雕艺术驰名中外。其洗练细腻、流畅自如的技艺称得上鬼斧神工,为后世仿品所望尘莫及。作品以达摩、观音、罗汉等佛教人物居多。其作品非常强调对人物神情的刻划,他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在注意人物内在表现的同时,着意外表的衣纹刻划,线条清晰、简洁、潇洒,多变化,柔媚流畅,翻转自然,圆劲有力。据传何朝宗非常注重自己作品的艺术性和完美性,不是成熟的作品,决不轻易烧制,即便是烧制出来,也会摆放在街边的一张桌子上,让过往的行人进行品评,若有一人指出其某处存在缺点,则立即当场砸碎!所以何朝宗的传世作品较少,但每件都可称为是精品中的精品。

  由于古丝绸之路衰落后,德化瓷逐渐被国人们、尤其是北方的人们所疏落,所以到现在为止大多数人们的概念只停留在了景德镇陶瓷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提起德化白瓷都是一片茫然,好似连印象都没有一丝。

  但周筱自资料上对德化白瓷有了初步的概念起,就对它有了一份独有的热衷。今天这尊六厘米高的“盘坐如意小观音”,背后雕有瓷圣何朝宗的印章,周身融合了所有有关对于何朝宗作品特点的描述:线条清晰、柔媚流畅、翻转自然、圆劲有力……

  拿到手里翻来覆去仔细查验过后,周筱已经可以确定这是一件何朝宗的真品没错。最终经过双方讨价还价,以二十块钱的价格成交。

  之后周筱又淘了几件其它物件,如:清雍正的印盒、一串老蜜蜡一百零八珠珠链、一块牛血红老珊瑚镶银吊坠,还有一套乾隆版的《康熙字典》,其中所谓雍正时期的印盒和乾隆版的《康熙字典》让周筱有些存疑,不过因为不贵,两件加一起也才三块钱,所以周筱下手倒也没含糊。

  中午周筱拿出包里带的一个面包,就着一瓶矿泉水凑合了一顿。对于古玩艺术品那份越来越痴迷的喜爱,还有用心挑选后所带来的巨大收获的愉悦,即便不吃饭周筱都不会觉得肚子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