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的我也就不再多讲,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周筱老师肯定会有更多的了解。
下面,就请我们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由请我们的周筱老师上台,为大家开讲……”
随着历史系主任的话落,礼堂里立即爆发出了鼓震耳膜的如雷一般的掌声。
周筱尽量克制住,不让自己再轻易的脸红。尽管如此,小脸儿仍是显的有些发粉。
她没想到历史系的主任会这样隆重的介绍自己,更没想到,他会知道自己这么多的事,竟连自己当年是被艾伯纳教授几次三番的亲自上门相邀,才成为他学生的这件事,也被挖了出来。
来不及多想,周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脚步从容、身姿笔直的走到了台上——
“各位同学,大家好!
首先,要感谢大家能来听我的课。
我的能力有限,经验更是匮乏,若是讲的有不到的地方,还请大家予以指正。
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能以一种朋友的方式,共同交流和探讨,并且能更深层次的了解有关‘历史’二字的真正涵义。
好,我们的讲课开始正式!
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
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
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以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
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
历史学类专业主要包括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一级学科,以及博物馆学、民族学、文物学等二级学科。
关于历史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诞生之前,人们一般从广义上来界定历史学,即对史学的定义与对历史的定义往往是同一的,很少有人对两者进行严格的概念上的区分。
英语中‘历史学’和‘历史’是同一个词:History。根据第四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istory第一义项即指‘历史学’——对过去事件的研究;第二义项才是‘历史’——过去的事件,尤指从整体意义上来认识的过去事件;第三义项实际上是从第一义项中引申出来的——对过去事件的系统叙述。可见,‘历史学’和‘历史’是其本义。在西方历史学家对历史学的定义或解说中,History具体所指为何,一般应视具体的文本语境而定。
……
历史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在西方史学史上,这一争论可以追溯到公元二世纪古罗马帝国。
第一个对这个问题进行辨析的,是当时的修辞学家、讽刺散文作家希腊裔罗马人卢基阿努斯(Loucianos)……
卢基阿努斯《论撰史》所表述的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要点如:
‘历史必须努力尽它的本分,那就是写出真实。’
‘如果在通向真实的道路上存在无法克服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历史家应始终注意的不是现在的听众,而是今后将读到他的史著的人。’
‘历史则惟恐混淆是非,歪曲真相。历史有如气管,据医生说,气管不能容忍一点点食物进去的。’
‘历史如果是夸夸其谈,就连欣赏的价值也没有了。’
‘历史家的气质不能不有一点诗人的风度,历史正如诗歌一样,是需要运用一些高昂脱俗的调子的。’
……
因此,在卢基阿努斯看来,‘不能区别诗与史,确实是史学之大患’。
……”
最初站在台上的周筱,要说不紧张,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是知道应该有萧家人在场的情况下(因为付主任说已没了座位,周筱开始还不能确定萧家人是否能进来听课),在做着最初开场白时,她就借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四下看了又看。
在扫了第N遍后,最终还是通过本能、更确切的一点说,应该是默契……通过这样的感知,终于顺着盯在自己身上的那道灼灼的目光,在靠前居中的位置,发现了以萧再丞为首的前来听自己讲课的萧家人,他们全部坐在同一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