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的总裁_木三观(53)

  自信心上来了,他都要“膨胀”了,甚至主动给金兰殊发了条信息:“今晚有空?”

  金兰殊回:“什么事?”

  宋风时说:“我想请你吃饭。”

  “哦,”金兰殊说,“很棒,可是没空。”

  宋风时都不知道是不是该感激金兰殊还能说句“很棒”,之后才说“但是”。

  不过他也知道金兰殊应该会没空的,这种临时的邀约,像金兰殊日程那么满的大贵人、大忙人很难赶得上。

  过了一会儿,金兰殊又说:“后天晚上吧。”

  宋风时忍住了回复“很棒,可是没空”的冲动,还是没骨气地说:“嗯,好。”

  金兰殊又问:“我们吃什么?我可是推掉了一个高级的晚宴,你最好准备得像样。”

  这语气欠揍的,宋风时真的很想说“吃什么,吃屎吧你”。

  办公室内,金兰殊仍握住手机,等待宋风时的回复。

  金兰殊忙起来没时间看私人手机,但要是看到了宋风时的信息就会立即回复,并将手机握在手里,一旦有消息就拿起来看。所以,每次宋风时给金兰殊发消息,都要等上几十分钟才能得到回复。但是一旦开始聊起来,宋风时就能很快得到回复和反馈。只是聊着聊着,这天就容易聊死。

  “后天晚上的晚宴是推掉了,是吗?”欧文跟金兰殊确认。

  金兰殊仍未收到宋风时的回复,但仍然点头:“嗯,推掉。”

  欧文大概能猜到为什么,便微笑着说:“要是小宋先生知道品牌部的录取……”

  “不要叫他知道了。”金兰殊说。

  欧文有些吃惊:“啊?为什么呢?他知道了的话,大概会感激您吧?”

  “我不需要他的感激。”金兰殊冷傲地说。

  只是想他开心而已。

  他要是知道自己本来不被录用,很可能会不开心吧。

  第二十八章

  金兰殊是一个不太愿意透露自己真实想法的人。

  不仅是在生活上,在工作上也是如此。

  所以,尽管他铁了心要搞独立的营销策划,却没有立即设立相应的部门。

  他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态度,好像在说,要是弄不好,这一块就继续外包吧。

  同时,他也信奉竞争原则。

  不然,他也不会在宝梵琉自上而下地推行“优胜劣汰”“末尾淘汰”的制度。

  这个新做起来的“策划部”也是如此。

  他让品牌部成立了策划小组,同时让市场部成立了营销小组,两个小组都被布置一样的工作任务。同时,两个小组名义上是分别隶属品牌部和市场部,事实上,两个组的主管均直接向金兰殊汇报工作。这个意图就很明显了,就是“优胜劣汰”。这个“考核期”过去了,两个小组只会存活一个。而活下来的那个主管就可以当总监了。

  宋风时属于策划小组。

  策划小组的主管叫贾克琳,三十五岁,海归女硕士,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年纪不大,资历挺高的。她在面试的时候对宋风时其实印象一般,后来她与品牌总监商议成员组成时,欧文又特别来“提点”,说宋风时和金兰殊是老同学,她心里就有些拿不准了。

  “如果金总和宋风时是关系很好的老朋友,那为什么宋风时会在基层当那么多年业务?”贾克琳没想明白,“嗯,可能是因为金总之前一直在吕氏?那为什么宋风时不去吕氏投靠金总?”

  带着这些疑问,贾克琳在单独给宋风时交待工作的时候问道:“说起来,我好像留意到你的简历……”

  “嗯?”宋风时认真地看着新上司。

  贾克琳说:“你好像和金总是同一个学校、同一届毕业的?”

  宋风时的脸色稍微有些变化,但仍保持微笑:“是啊,是同一届的。”

  “哦?那真棒啊!”贾克琳笑道,“你们老同学还会联系吗?”

  宋风时有些尴尬,答道:“偶尔吧,偶尔吧,很少。您也知道,金总是个总啊。”

  贾克琳感受到宋风时回避的态度,便没有多问了。

  晨会上,贾克琳也公布了他们小组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任务:“为了配合新一季产品的发布,我们需要策划出一条新的广告词。金总和我们开过会了,明确了几项要求……这些是材料的影印本,你们可以看看……我简化了一下,领会了基本精神,掌握了几个基本要点,第一,必须能够体现品牌的转型。以往的宝梵琉给人一种比较成熟的形象,和品牌‘年轻化’的新路线不符合。所以,第二,就是要迎合年轻群体的受众,必须要让年轻的消费者产生购物的欲望。这是基本主题。等于说,要包含‘蜕变’和‘年轻’两大核心信息。第三,广告语要简洁,字数必须限制在12个字之内,按金总的意思,最好是10个字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