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财如命_作者:春溪笛晓(252)

2018-03-23 春溪笛晓

  方晨雨却很感兴趣。她和关峻吃完馄饨,等着老贾吃饱,和老贾一起上山看竹。冬天天冷,竹林有些冷清,站在半山腰远眺,整个县城都收归眼底。

  老贾的住处也冷清得很,到处都堆满竹子。方晨雨眼尖地看见屋旁的竹子挂了花,有些意外地说:“贾爷爷,这竹子是不是开花了?”

  “对。”老贾看了眼那从竹子,目光中有些怅然,“这是我出生时我母亲种下的,都几十年了,是该开花了。”

  “听说竹子一开花就会死?”关峻说出自己听说过的事。

  方晨雨不由看向老贾。

  老贾说:“对。对很多生物来说,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之后就会死去,竹子是其中之一。它们把所有养料输送到结出的种子里,一生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原来是这样。”方晨雨恍然。

  “你们不是来写生的吧?”老贾语出惊人。

  方晨雨与关峻对视一眼,眼底都有些惊讶。

  “你还有几分画画的样子。”老贾指了指方晨雨,然后看向关峻,“你的话,那是一点都不像。两个小娃娃好奇心别那么重,好好念书才是正道。”

  “寒假了。”方晨雨说,“我们想做点有意义的事。”她从叶培汝搜集的资料里看到了仙女湖这一带的情况。这些年很流行一首童谣,叫“小燕子”,唱的是家乡大变样,到处建起了大工厂。可惜随着经济大步迈开,很多问题也接踵而至,比如环境问题。

  梅教授曾经享誉画坛的《仙女湖》,现在已经完全变了样。

  老贾没再说话,叼着根老山烟,坐下开始编竹帽。方晨雨确实对竹编挺感兴趣,拉着关峻坐下在旁边看着。老贾看了眼方晨雨细细的手指,咬着烟问:“想试试?”

  “想。”方晨雨跃跃欲试。

  老贾抬了抬下巴,示意方晨雨可以拿一旁的竹篾片试一下。竹篾片削得很薄,天然带着竹子的清鲜气味。方晨雨学着老贾的样子拿起竹篾片,仔细观察着老贾的动作,没一会儿也灵巧地编了起来。她手指细长,看着没什么力气,动起来却一点都不慢,力道也用得恰恰好,随着动作越来越熟练,编出来的成果竟也不赖。

  老贾有些意外,仔仔细细地打量起方晨雨来。

  方晨雨正学着老贾编帽子呢,见老贾停了,也跟着停下,疑惑地看着老贾:“您怎么不继续了?”

  老贾把她手里的半成品拿过去,翻来过去地看了又看,没看出太大的瑕疵,问道:“学过?”

  “没学过。”方晨雨老老实实地说,“不过以前经常做一些手工制品,技巧这东西应该是一通百通的吧?”

  “哼。”老贾哼了一声,“那么容易一通百通,许多手艺就不会失传了。”老贾没再说什么,带着方晨雨把帽子编完。

  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方晨雨和关峻向老贾道别。老贾把两顶帽子分别塞方晨雨和关峻手里,说:“冬天日头更毒,你们这些城里人皮细肉嫩的,戴着吧。”

  方晨雨也不客气:“谢啦,我们有空再过来看您!”方晨雨两人下了山,按照老贾的指引前往仙女湖方向。冬季的仙女湖水比春夏时节要浅,看着却还是浩瀚无边。方晨雨沿着草色枯黄的湖边走了一段路,遇到个中年人站在湖边指挥着水里的人拉网,前头的湖水里传来阵阵令人无法忍受的恶臭。

  “您好。”方晨雨走上前问,“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中年人原本满脸愁色,瞧见方晨雨戴着的竹编帽子后神色稍缓,讶异地说:“这是老贾的手艺吧?这可真难得啊,老贾居然肯卖东西给外面的人!”

  “这是贾爷爷送我们的。”方晨雨说。

  “那就更稀奇了。”中年人说,“看来老贾很喜欢你们啊。”看了眼方晨雨背着的画板,他也掏出根烟,叼在嘴里点着,深深地吸了一口,问,“你是来写生的?”

  “对。”方晨雨与关峻对视一眼,点头回答。

  “写生这个词儿,我还是几年前听一个城里人说的。听我那小崽子说,那城里人后来把我们这仙女湖画了下来,拿了奖,画卖出了贼高的价钱,够承包我们这湖几年的了。”中年人说,“我是帮人干活的,有老板看上我们这湖,准备在这里搞个度假村之类的,结果这几年湖水越来越脏,人家带着专家下来检测,说这边不适合搞度假村,这也不达标那也不达标,反正一堆的专业说法,我听不懂,只听明白一句,‘这地方环境不好,不适合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