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埋葬你我_作者:北路城(45)

2018-03-23 北路城

  “通知刘国立了吗?”杨凛问孙亮。

  “通知过了。刘国立听到自己的老婆孩子都死了,当时就晕过去了,被同事送到了医院,在医院醒过来之后直奔机场,估计明天就能飞回来了。”孙亮忍不住叹气,“哎,凛哥,你是不知道,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大男人哭成那个样子。”

  杨凛也不禁感慨,又是一个可怜的男人。谁不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呢?谁会愿意去异国他乡忍受孤独呢?刘国立当然也不愿意和自己的妻儿分开,但迫于生计,为了赚钱养家,他一个人跑到遥远的菲律宾工作。他唯一的奔头就是给妻子更好的生活,给儿子更好的未来。他唯一的动力就是早日赚够钱,回国与妻儿团聚。然而如今,他在一夜之间成了孤家寡人,他的所有憧憬都化为泡影。妻儿的死对他来说就是失去了全世界,甚至是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意义。

  杨凛不敢想刘国立看到自己妻子和儿子的尸体会是怎样的反应。况且那不是完整的尸体,没有头,没有胳膊,只有被地沟油浸泡过的躯干和几乎被火车碾烂的腿。

  一个杀人犯的罪过远不止是剥夺了另一个人的生命,他还夺走了一个家庭的幸福,在被害人家属的心里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痛。

  这天下午,杨凛和吕成来到江源胡同9号楼。这栋楼一共六层,砖红色的墙体让整栋楼看起来破旧不堪。

  501室,杨凛和吕成走进门,细细打量被害人的家。这房子差不多三十平米,两间卧室,客厅很小。杨凛走进厨房,果盘里的水果已经腐烂,电饭锅里的剩饭也已经馊了,还长了一层厚厚的绿毛。屋内收拾得很整洁,没有任何血迹,也没有任何打斗的痕迹。除了馊了的剩饭剩菜外,简直看不出任何异常。

  “这里不是第一现场。”杨凛说。

  “但是上次看到衣服的时候你说人很可能是在家里被杀的。”吕成说。

  “我是说过,可我还说了,在家里被杀不应该有鞋子。”

  “那第一现场会是在哪里?”

  “这样吧,先问问隔壁、对门、还有楼上楼下的邻居,问问他们在案发当天有没有听到或者看到什么。”

  很不幸,被走访的邻居们大多不记得当天的事情,还有一户家里没人。

  确定了被害人身份后,警方对被害人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大量调查,可惜收获不多。

  杨凛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胡雪玲没有工作,每天的生活简单得可以说只有一件事情:照顾儿子。

  胡雪玲非常看重自己的儿子,在学习方面对儿子要求严苛,在生活方面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每天早上,胡雪玲会早起给儿子准备早餐,然后送儿子上学。回家的路上她会买新鲜的蔬菜和肉用作儿子的午餐。中午时,她会准时提着饭盒给儿子送饭。晚上,她会接儿子放学,然后再为儿子做一顿丰盛的晚餐。虽然儿子已经初中二年级了,她还是每晚都陪着儿子写作业。

  如果不是他们遇害,胡雪玲这样的生活或许会持续到儿子高考结束,她的最大梦想就是儿子能考上清华北大。如果她提早知道自己和儿子的生命会永远停在儿子初二这一年,不知道她还会不会这样坚持,还会不会对儿子那样严格。

  胡雪玲的人际关系同样十分简单,除了儿子,她平时能接触到的人无非是儿子班上的老师和儿子同班同学的家长。据家长们反映,胡雪玲人不错,只是偶尔有些霸道和傲气。例如,儿子周围的同学如果打扰了儿子学习,她一定会找老师给儿子调换座位,并且还会教育这些学生的家长,说他们没有管好自己的孩子,影响了自己的儿子考清华北大。因为刘博然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胡雪玲因此非常骄傲,特别是家长会的时候,她总是会给其他家长一种“我儿子比你们的孩子成绩好,所以我也高你们一等”的感觉。但是总体上,胡雪玲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她时常会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其他家长管理自己的孩子,所以胡雪玲在家长圈里人缘还算不错。

  这说明胡雪玲与人结仇的可能性不大,家长们也说没听说过胡雪玲有什么仇人。但是话又说回来,把胡雪玲和刘博然杀死还大卸八块,该是怎样的深仇大恨才会使得凶手用这样极端的方式对待胡雪玲和刘博然母子俩?

  ☆、第二十二章 脚印·601室

  好不容易确定了被害人的身份,又找到了被害人的住所,这本来应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然而事实上,这对案情的进展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