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完全背对着我们,穿蓝色卫衣的那个。”
“其实一群人一起出来玩还好吧,不是单独出来玩。”
“关键是我两这几天闹矛盾,几天不联系了,她可好,跟前女友在这开心快活给谁看啊?”
荔枝看若素那生气的模样,害怕她一个冲动会冲上去讨说法,连忙打预防针,
“你可别想着上去啊,她们人多,我可吵不过啊。”
“想什么了,我还没到泼妇骂街的年纪好不好。”若素扯着荔枝往相反的方向挪开了步子,“走走走,我们不去那边了,眼不见为净,换个地方去。别让她们破坏了我们今天出来玩的好心情。”
再后来,荔枝偶尔会听到若素抱怨路姐这不好那不好,但两人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分开过,或许单亲家庭的孩子本身也透露出对婚姻的极度不安全感,只是想身边多个可心的能彼此相互照顾彼此的伴侣吧,特别是后来荔枝看了泰国片《YES OR NO》,被里面的恋情虐起哭得稀里哗啦的,就更加觉得其实无所谓异性恋或同性恋了,只要两人都好好的就行了,何必拘泥于性别呢,但是荔枝能这么想,不代表所有人都能这么想,所以这些年,荔枝尽可能的帮若素保留着这个秘密,每次有人问荔枝,
“诶,若素怎么还没男朋友啊,你也不替她着急?”
荔枝就会把缘分还未到那一套理论拿出来,一般也都能搪塞过去。只是随着这适婚年纪的越来越近,若素这事也显得越发棘手了,总有一天要拿出来个能应对父母的解决方案了。
荔枝继续整理旅游物资,看到了书架上那本《病毒》,那是之前过年从景阳回糸州临走的时候从书架上取下来的,准备带回来重温一下这本初中读的第一本小说,从《病毒》到《蝴蝶公墓》,蔡骏的每一本小说,荔枝都会买来看,初高中阶段的荔枝基本就是靠这些书打发空闲时间了。有些书被同学借走了就没看见还回来了,真是气人。
荔枝随手翻了翻书,发现了夹在书中的一张非常非常有年代感的明信片,画中的张曼玉是那样的青春洋溢,灵气逼人。看来这明信片是被当时的自己拿来当书签了,翻过来看背面写了些什么,
荔枝:
愿你一直像张曼玉一样美丽动人,优雅高贵。
生日快乐,也同时祝贺你获得校英语比赛第一。
陈若素
2003年11月17日
荔枝想起来了,当时荔枝还问若素,为什么这张明信片是别人用过的,你看,愿你一直像张曼玉一样美丽动人那一句,明显字迹就跟其他字体不一样,而且抬头的称呼也是被刮去了第一收卡人的名字后,再写上的荔枝的名字。
“送我这么特别的明信片,你得给我解释解释。”
“哈哈哈,我就是觉得张曼玉这张特别像你,要是能找到新的我倒是想送新的,旧的也一样啦,等下了晚自习请你吃烧烤,去不去嘛?”
“去去去,当然去啊。”
曾经的时光又随着这张明信片的出现过了一遍脑子,到底还是烂笔头记性好些啊。
几天后,荔枝刷朋友圈看到若素发的她高中同学的婚礼照片,如果当年自己没去景阳一中读高中,说不定会跟若素、安之留在江南读高中,那说不定自己也会一起来参加这场婚礼了。
本来这事也没放在心上,这天跟安之正聊微信呢,跟安之虽然不是每天聊天,但还是保持着一定的频率,那天聊着聊着,安之似乎欲言又止的样子,
“诶,若素是不是……”
“怎么了,你想问什么?”
“就她前几天带去参加婚礼的那个是不是就是她‘男朋友’啊?”
“你怎么变这么八卦了?”
“她是我妹啊,问清楚了解情况也不过分吧。其实本来不确定的,因为正好那天那新郎跟她‘男朋友’是哥们,所以跟她一起来参加婚礼本来也理所应当……”
“哦,我说那天怎么路姐也跟着一起去了。所以你个大侦探,发现什么新线索了?”
“也不是什么新线索,只是想起好多年前她们搬家我还去帮忙了,三室一厅,房子挺宽敞的,位置也好……”
“恩,重点线索呢?”
“你这人就是性子急,我不是正在娓娓道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