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没问题。”我点头。
过一会儿,我感觉到有人靠近我们的座椅。
“正铭,这里,”刘韵彩站起来,让出一块沙发,“坐吧。”
我随着刘韵彩声音看去,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带着一副眼镜,很斯文的样子,正冲着我们微笑。
“你好。”他向我我打招呼。
“你好。”我礼貌地回了一个。
“来来来,我介绍一下,”刘韵彩笑呵呵地冲着我说,“这位是陈正铭,我书店的进货供应商,店里很多热卖的书籍都是他推荐的。同时他也是很多商店的供应商,基本上承包了我们整个华城区的精神粮食供应,很有学识的一位儒商;这位呢——”她转向我,“这位美女是程宁,我们家阿聪从小到大的邻居,英国建筑系硕士高材生,现在在本市一家建筑事务所任职。”
“你好。”他又向这我打了一个招呼,并倾身向我伸出一只手来。
“你好。”我只好和他轻轻握了一下手。
“想喝点什么?”刘韵彩热情地张罗着,“我们先到,就自己点了。”
“哦,不用客气,”他笑道,“我自己点。两位女士还想要吃点什么?今天我买单。”
“我最近减肥,问下小宁呢,”刘韵彩飞快地回答道,“小宁,你想吃点什么?”
“那个……”我的太阳穴跳了两下,“不用了。你们不是有什么事情要谈吗?要不我先出去逛逛,阿彩你们谈好了叫我?”
“不用不用,”刘韵彩轻轻拽了一下我,“又不是什么商业机密,还要回避什么的。对了,小宁,你最近不是对盗墓方面的书感兴趣吗,正铭看得书多,说不定能帮到你一点。”
“盗墓?”陈正铭笑着问我,“程小姐对盗墓感兴趣?小说吗”
“哦,不是的,”我解释道,“是工作刚刚好有个项目涉及到一点墓葬的内容,并不是盗墓。”
“哦?”他好像颇有兴致,“程小姐不是做建筑设计吗?是建筑挖到墓葬了?”
我看了一眼陈正铭,稍微有点吃惊,也笑道:“陈先生是猜的吗?”
“当然,不过还是想了想可能的联系,才猜的。”他说道,“这个也很常见,西安的兵马俑,南京城墙遗址,都是挖出来的。”
“嗯,是的。”
“我说吧,正铭就是看得书多,知道得多。”刘韵彩趁热打铁。
“那倒不是,”陈正铭倒是爽朗一笑 ,坦然说道,“这个跟看书没什么关系,但凡有这样的新闻,往上一搜一大片,想不知道都难。”
“最近我看新闻,说善阳也挖出来一个墓葬群。”他又说道。
“是的。”
“难不成程小姐的项目就是指的善阳这个地方?”
我点点头。我发现陈正铭这个人似乎很聪明,但并不像一般商人那样显摆,聊天的样子看上去很随性亲切。
“其实也不算我的项目,”我说道,“这个是一个公开投标。现在还在进行中。”
“哦。隔行如隔山,我对建筑设计不懂。不过听上去好像听高大上的一个东西。这个是要对墓葬进行一个保护设计吗?”
“嗯……差不多吧,要修建一个博物馆。”我忽然起意,问道,“如果是作为一个普通市民,你觉得忽然发现了墓葬,应该怎么办?”
“我?”他想了想,回答道,“如果我是一个村民,立马赶在政府实施措施之前,去挖一大口袋的古董买钱……但我是一个商人……”他想了想,“那么我应该会雇佣十个是这样的村民,去挖更多的古董,低价收回来,再高价卖出去……”
“哈哈。”我和刘韵彩都被他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样子逗笑了。
“开玩笑的,别当真。”他自己也笑起来,“不过要真的想一想,建博物馆算是明智的选择,可以很好的保护古董,也可以向社会普及文物保护的知识。”
“陈先生去过善阳吗?”我问。
“去过。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他说道,“这样的地方,有墓葬群,想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惜的是当地政府对旅游产业很关注,在历史文脉方面少了点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