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考试,我考了528分,参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也算是过了一本段。
袁盛的成绩高得出人意料,可震惊过后,又觉得是情理之中的结果。
他的总分是739,区排名第一,而我的区排名已经早早跑到了五千之外。
当时成绩出来后,所有人看着袁盛的目光都是微微发亮的,有些家长来学校看孩子,走之前还得特意去瞅一眼教室里的袁盛。
袁盛的试卷被全班传阅,李成当时看完后,还一脸恍惚的对我说:“真的,我现在一点都不嫉妒他了。”
有时候差距太大,嫉妒这东西都失了土壤。
李成突然拍拍我的肩膀,说:“牧哥,不知道怎么搞的,我突然觉得你好可怜。”
我出手向来讲求快狠准,手肘用力一击,李成就捂着胸口蹲在了地上。
我抱着手臂,凉凉的问他:“谁可怜?”
李成:“……我可怜,我可怜。”
上课铃响了,李成回了自己的座位,班主任满面红光的走了进来。
照例呢,他是要狠狠夸赞袁盛一番的,不过这位这次不走寻常路。
他冷静的对袁盛说:“你的区排名虽然是第一,但市排名却是第二,还要继续努力。”
同学们你瞪着我,我瞪着你,一阵唏嘘。
真是一山还有一山高啊!
我看向袁盛,发现他脸上的表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他只是礼貌的对班主任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发现我在看他,袁盛将目光转向我,视线相接,然后各自冷静的退开。
他好像又变回了那个冷淡的他,那刻激烈的爆发,那段短暂的追逐,似乎都成了我的幻觉。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了解他的,可这一年以来,更多时候我是看不懂他的。
人和人或许真的难以心有灵犀,说得越少,隔阂就越多。
喜欢这种玄妙的东西,更是这样。
时间飞逝,“五一”假期后,我们迎来了“二模”,这是高考前的最后一次综合性大考。
不过相对于小高考“一模”来说,“二模”的题会相对容易些,毕竟距离高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树立考生信心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模”结束后,李成笑容荡漾地对我说:“我幸福的大学生活已经在向我招手了~”
这家伙现在为了能和夏晴考去同一所学校,拼了命的学习着。
不仅如此,他还每天不辞辛苦、坚强的克服羞耻之心去穿内增高,就为了偶尔和夏晴并肩而站时,能显得自己高大伟岸些。
我说他神经病。
他说这叫最萌身高差。
我赶蚊子似的让他滚开,他却突然问我:“你准备报哪所大学?”
“高考都还没考,成绩也没出来,我怎么知道该报哪里?”
李成继续追问:“那你想去哪里?这个你总想过吧?”
我看着他的表情,觉得这家伙心里有鬼,想了想,多半是因为夏晴。
“你放心,就我这成绩,还没法和夏晴报同一所学校。”见李成不说话的看着我,我摊了摊手,无奈道,“也不会去同一个城市,行了吧?”
“夏晴说,袁盛要去北京。”李成突然开口,他看着我,神色难得很严肃,他问我,“你去吗?”
我很久都没有说话,我的沉默让李成感到心焦:“你……”
“我不去。”我接过他的话,看着他,“我不去北京。”
我的回答让李成松了一口气,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走了。
6月7日,我们走进了高考的战场。
两天的考试结束后,我们疯了一样撕碎了所有的试卷、教材和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有的人在宿舍里闹,有的人在教室里叫,还有人在走廊上发足狂奔。
我们什么都没想,我们只是纯粹的欣喜若狂。
因为代表了太多东西的高考,结束了!
第三十章 完
查高考成绩时,我的分数比预料中的要高很多,竟然是622分。
袁盛是我们省的高考理科状元,这在很多人的预料之内,让我们所有人跌破眼睛的是,他竟然考了750分。
这是高考的满分!
一时之间,他成了全国的焦点。
国内的双一流大学都向他发出了邀请,许多的报刊杂志想要采访他,更有无数的记者想要打探他的现在甚至是过往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