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接到投诉,但这种什么都做好了还是会被人挑剔还是令她委屈。
似乎不论怎么做,总有人不满意。
糟糕的心情难以释缓,憋在胸口久久不去。今日郑茜又加班,整个屋子只剩她一个,独自吃饭看剧,待得越久,越觉得孤单。
很想找人聊一下,又觉得因为投诉就哭的自己很矫情——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工作这么久,难道你宋绯连这点事还处理不好?
这是“成为一个大人”的圈套。
丢在一边的手机震动,弹出一条新消息。
刘琳:【小宋,准备一下,咱们找时间开个讲座。】
开讲座?
领导有令,宋绯丢下纷杂的情绪,立刻回道:【是什么方面的?】
刘琳:【生活习惯,养生保健之类的,还有一些科普,让社区居民提高警惕,不要被骗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身就有提供居民健康教育的服务,而这些也是宋绯这个公卫医生负责的。实际上,这些本就是社康考核的
一个项目。每一年都要做一定量的讲座,还要拍照记录。
是有一段时间没开讲座了。
宋绯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又开始寻思什么时候合适——要拍照,所以人一定要够,稀稀拉拉肯定不行。然后是人选,要由哪个
医生来讲。
========
晏芷袖饭还没吃完,戚娟就拎着外卖进了小隔间。
“嘴巴真是一刻都不得闲,”戚娟感叹,“不说话就要吃饭,真是太忙了。”
蒋丹洗了手,和她一起坐下来:“娟儿,以后咱们说话都注意些,又接到投诉了,还是卫生局那边的。”
“投诉?”晏芷袖回想起宋绯的异样,“是什么投诉?”
实际上,就算是她在医院也接过投诉。
急诊科是个很容易汇集奇葩的地方,往往有些病人是完全把医疗行业当做服务业看待的,付了钱就一定要享受到最好的服务。
“说是咱们的态度有问题,打针没说清楚时间,”蒋丹说,“以后接到咨询,全都要说清楚时间。”
作为护士长,蒋丹对此简直是烦不胜烦。哪怕是说清楚时间,病人没听清楚,其实也会闹。闹还好,就怕不闹,表面笑呵呵,
背地里直接告上去。
这种才是最可怕的。
原来是这样吗?
晏芷袖若有所思。
吃完饭就是坐诊,因为是周五,来看病的反而比平时更多。
八点四十分,负责病房的辛小夏点药对账:“因为要开学了,好多学生要去上学,家长会过来买药啊……”
点药点的是贵重药品,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要点数。
今天傍晚医药公司还送了不少药品过来,辛小夏既要负责收费配药,还要将药品入库,录入系统。如果系统里面显示没有库存
,医生就会开不出药来。
这会忙完,众人都聚在药房帮辛小夏摆药。
对于晏芷袖来说,这也是熟悉药品的一种方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能开的药比医院少很多,她有时候查不到合适的药,都会
直接让患者去外面买。
“月末就是麻烦,”辛小夏抱怨,“要各种对账,有时候我都怕了收费了。”
因为账目对不上,就要由当班人员自己出钱补齐。
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容纳的人员就这么多,并不会再雇一个专门的会计来,所以只能内部人员自己算。
晏芷袖摸了摸鼻子,其实她也想买些药回去的。
之前袁仁贵就跟她说过,有需要的药品可以和他说,他可以帮忙下订单。倒不是说可以以所谓的内部价购买,而是可以省挂号
费。
他们内部人员购买药品的价格和病人是一样的——实际上,这些价格都是经过政府控制的最低价,已经是非常划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