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是个小画手_作者:浴火小熊猫(156)

2019-10-25 浴火小熊猫

    瑶光动了动嘴唇,又闭上了。
    无他,无论万神殿还是圣母百花大教堂都曾是她去过许多次的地方,就算再对建筑不感兴趣,每次去的时候都能听到导游在那儿讲啊讲的,听得多了也就懂了。
    而且,爱好披萨的意大利人民,如果家中有个大院子,没准还会自己搞些砖头水泥盖一个微缩“万神殿”炉子,用来烤披萨。
    瑶光那位家里有马的小朋友有一次邀请带他到他家乡下农庄玩耍的时候还光着膀子和他的小伙伴们现场盖了一个这样的炉子。围观了全程的瑶光自然清楚这种半球形没有一根柱子的穹顶是怎么建的。
    本来,将这“秘密”告诉这道士也没什么,可如此一来,要是有人说她其实失忆什么的都是装的,藉机生事,难说会不会给自己招致灾祸。
    于是她便不言语。
    大胡子也没再问。
    两人相对无言站了一刻,大胡子忽然问,“你在灵慧祠,可还好么?”
    瑶光微笑:“很好。”
    大胡子点点头,“如此甚好。”他转过身,去了另一架书架,不再理会瑶光。
    瑶光想,这时不走,更待何时,快速跑到门口回过头说:“定寻道友,我师姐等我去吃饭,咱们后会有期。”说完也不等大胡子有何回覆脚底抹油跑了。
    瑶光在一楼接待处办好借书手续,将书放进布袋中背着,去了饭堂门口。
    薛娘子正在那里等着呢,两人一见面,各述说一遍自己的见闻。
    瑶光将“整理历年真题押考点”这主意说了,薛娘子很是赞成,“我们也不能一味烦劳张师姐,宋李两个师侄虽然平时不念经,但这些年跟着张师姐熏陶其实也学了不少道藏的,咱们先找上她们一起参详,剩下不解的地方再请教张师姐。”
    不一会儿张师姐也来了,大家坐下,小弟子端了今日供应的菜色茶水给三人。
    吃完了饭,张师姐又去编书,瑶光和薛娘子就准备下山了。
    她们俩想得很美,早点下山了,山下小镇上店铺还没关,就可以去逛一逛。上山几天了,今儿是第一次出灵慧祠。
    瑶光惦记着答应了小竹要买好吃的回去,担心到了山下买不到什么,就在太清宫食堂里买了两包糖橘饼两包玫瑰松子糖。
    据说这金桔、玫瑰、松子都是太清宫中种的,沾着仙气呢。
    出来一趟不能不给师尊买点什么。两人忖度着老郡主这几日的饮食喜好,买了一包蝴蝶酥一包柿饼馅儿的糕。
    这些点心每包不大,却不便宜,六包竟要二两四钱银子。
    瑶光付了钱,见点心包装只是用普通草纸包成四方块,再加上一张红彤彤的油纸用细麻绳捆着,看着十分土气潦草,就跟薛娘子小声嘀咕,“照姐姐,咱们将来要是开了点心铺子,这包装一定得做得配得上点心价钱。”
    自从薛娘子陪着出家,两人有了师姐妹名分,瑶光和她就以姐妹相称了。
    薛娘子素来见的点心都是这么包,便是京城最好的酒楼也是如此,点心拿回家后才装在精致食盒或盘子里,从未觉得点心这么包有什么不妥,但她想起她们画团扇、帐子时瑶光就专门找了澄心堂的厚实白纸做了盒子,贴了花笺,还让自己写了字,果然卖得不错,后来芸香楼还要更多的花笺,就点点头,“瑶妹说的是。虽然有买椟还珠之说,但那珠子要是随便装在草绳扎的盒子里,怕也卖不上价。”
    两人提上点心和书,出了内门,正要拾级而下,后面一个小道士追上来,“两位师叔——等一等。”
    这时是下午一点多钟,正是热的时候,张师姐瑶光让小道士给她们送来两顶斗笠。瑶光谢过小道士,又叫他带话“谢谢张师姐费心”。
    其实这一路并不怎么热,两人便拿着斗笠当扇子使。
    梨溪山树木繁茂,老郡主说的那条从内门下山的路上一路郁郁葱葱,还有山泉淙淙在路旁蜿蜒流过。
    两人沿着天然石头和树根因势就型而造的台阶走下来,走走歇歇,再在路边石头上坐下,拿出鹿皮水囊在潺潺而下的山泉接上一袋水,再将巾帕浸湿了敷在脸上,听着林间知了的叫声和泉水流淌的声音,真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