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和离后,前夫说我才是他白月光_作者:岁寒晚急(123)
和离后,前夫说我才是他白月光_作者:岁寒晚急(123)
灯谜会管事明知她作弊,也是笑眯眯的。一行灯笼猜完,将锣鼓一敲,给阿福赢来的百福莲灯。
“姑娘,再赢一局,不止能得灯笼,还有十两银子的彩头。不过,是要限时的,一炷香为限。”
阿福问,能不能找个帮手?
管事道:“彩头可只有一份。姑娘若是自己赢了,便一人独吞。若是找来帮手,岂不是要平分?”
阿福立即过来,想来寻个帮手。偏不巧,虚渊被王沛叫走了,只剩下珈若和秦鸾竞秀两个。
人群拥挤,秦鸾不让珈若上前。竞秀么,肚子里那点墨水只能读书写信,比阿福强不了多少。
秦鸾瞧阿福细碎的跳脚,只觉得好笑,心头也起了怜惜之情,嘱咐竞秀照看珈若,便和阿福上前。
这一场,一连是十二个字谜,阿福只中了三个,剩下的都是秦鸾猜出来的。到最后一个字谜,最为艰难,眼看香就要燃尽了,两人也没统一出答案。
阿福急了:“就差最后一个了!那可是三盏仕女灯,我要赢了来送给珈若,给她挂在房里。”
正抓着秦鸾的衣袖,忽听身后,有人说了一个字。
阿福眼看香就没了,也来不及管别的,急忙将答案说了。
管事“嘿”了一声:“哪位军爷,连彩头也不要,便走了。你们小姑娘,人生的好,就是占便宜。方才来猜谜的,是个糙汉,挠破了头,也没人白送一个答案。”
阿福喜滋滋的得了彩头出来,问秦鸾,可曾看清是谁帮了忙。
秦鸾朝前方指了指。
聂藏戎一身戎装,飒飒朗朗,越显得宽肩窄腰,少年般的精气神。他手中拿着一盒花糕,递给珈若。
“正巧从城南那边巡逻过来,只剩最后一盒了。”
城南的土地庙,每到新年,每日吉时会给信众放一百盒花糕,做成百花形状,栩栩如生。
珈若果然欣喜,又问,他怎么一直拿着,若是碰不到人呢?
聂藏戎笑笑:“那我就自己吃了。就是太贵了!薄薄一点面粉做的花瓣,就要一两银子。”
二人不过寒暄一二句,聂藏戎便走了,庙会开始,城中人多,要加强巡防。
秦鸾道:“方才告知字谜答案的,就是聂世子。”
阿福好奇:“聂世子书不是读的不好?怎么能猜出来的?”
珈若问,是什么字谜?
阿福记得前两句,秦鸾记得后两句:“雪夜待月一寺空,故人离去不见古。玉人失却佳期会,只怪年少不知情。”
“是个徽字。”珈若又笑,“真是巧了,是我让他猜过的。不爱读书,记性却好。”
阿福问,这诗面是什么意思?
珈若笑道:“附和谜底来的,诗面谜语罢了,多半没什么含义。”
阿福赢了灯谜会,好长时间都兴奋不得了,小巧精致的鼻头都是红扑扑的。她回头朝人群中望了望,见聂世子正站在路边,领着一个走散的孩子。
他蹲下身,哄了孩子几句,抱她上了高台。片刻,母亲找上来,抱走了孩子。
他似乎朝这边望了望,又很快的收回了目光。
阿福追上珈若,献宝似的,把其中一盏仕女灯送给珈若:“你看她一身红衣,眉眼还真有点像你。”
珈若提仔手中把玩,她又道:“不过没有你好看。”
秦鸾心说,若没有聂世子,也得不来这盏灯。只不过,此言此语,不必再提。
刚离开雅集,就有人热切的迎过来,说请几位贵人看戏。
庙会上,百戏、杂戏什么都有,但都是挤挤闹闹,尤其新年时,人更多一些。因此,手头阔绰些的,都会在视角好的酒家二楼,挑个好地儿先包下来。
珈若几个今日出来,也没包雅间。问过之后,才知道是长宁郡王府的管事,提前来安排了。
唱词婉转,曲意多情,珈若听了一半,却总有几分心不在焉。忽然一眼,便见萧融正在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