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前夫说我才是他白月光_作者:岁寒晚急(311)

2019-10-28 岁寒晚急

    明明是故人重逢,可惜这柄银枪也没能送出手。
    “如今你用不着,也无妨,叫你放着,以后留给孩子耍着玩。”
    萧融回来时,听管事说起,老黄来过,问:“可曾说了什么?王妃可有什么不高兴?”
    管事摸摸头:“哪有?听说王妃新得了一柄好枪,高兴的很。哪会不高兴?”
    萧融洗漱过后,才发现早就睡着的珈若,睁着眼躺在床上。
    她往里边让了让,又蹭蹭的靠在萧融胳膊上,小声说:“聂世子叫人给我带了东西,我很喜欢。”
    萧融下意识的摸了摸珈若的头,这是个安慰的姿势。
    珈若笑道:“那时候的事,记得真清楚啊。聂哥像个横冲直撞的大猩猩,老黄每日都在缝缝补补,补的最多的是聂哥的衣裳,最后气的他跟聂哥收钱,一件衣裳十个铜板。”
    “聂哥掏出一张银票,拍在老黄面前,豪气的道,那他先补一年的。”
    “老黄气死了,看在银票的份上,给他衣服上绣了一个大大的猪字。”
    “聂哥可不在意,穿着衣裳四处闲逛。老黄倒觉得丢不起这个人,不能让别人提起咱们,就说是那个猪领着的,又灰溜溜的把猪给拆了。”
    珈若说着说着睡着了。
    萧融无声的叹了口气。
    谢舟山也要去北境。
    珈若之所以知道,是因为阿福也要跟着一起出城,去北境教习。
    陛下每年都会挑一批年青学子前往北境、南疆等地,教授当地孩童。虽说会从翰林中点选,但大部分都是自愿去的,如这次去的勋贵宗室子弟,不止有阿福,还有成林候。
    珈若舍不得阿福,送别之时,崔集竟也来了。
    崔集徒手而来,提着一大摞东西,一看就是一叠厚厚的书。
    “你此去北境,既是自愿,也该好好念书,不要误人子弟。这些都是我做过批注的,你好好看看,免得学生问你,你倒答不出来。”
    阿福没好气的接了:“知道了,崔先生。”
    崔集皱皱眉:“注意安全。”
    成林候带着一儿一女过来:“哈哈哈,不必这么愁眉苦脸的,只去一年,而且说是一年,每年秋天就回来了。而且,我也同去,一定好好照应福寿乡君,诸位放心吧!”
    阿福拉着珈若的手,沉默了片刻,忽然道:“珈若,我真羡慕你。”
    珈若心知她为何义无反顾,非要去北境不可。可阿福不愿表露心迹,她也只当不知道。
    珈若笑眯眯道:“去一趟北境,再回来你便是学宫的正式先生了。羡慕我做什么?”
    阿福一笑道:“也是。”
    离别在即,二人依依不舍,回府时,珈若偶然看见了姚阳大长公主的马车。
    珈若上前拜见,却见姚阳大长公主精气神全无,全然没有新年时的神采奕奕,反而显出几分灰败来。
    姚阳见了珈若,心头欢喜,却不许她靠近:“你是有孕的人了,得多注意些,别叫人过了病气。”
    又问珈若胃口如何,听她说胃口不错,也仿佛松了口气。
    “那就好,吃的好,孩子也养的好。”
    姚阳大长公主悠悠的叹了口气:“我这几日总是做梦,梦见我这孙子小时候的事。他自小三两岁,他母亲身体不好,就被他爹送到我房里养着。他自小就和我亲近。我一梦见他,我就想他。”
    珈若回到府中,坐在暖炉前,身上却渐渐渗出凉意来。
    她叫来竞秀,让她去安国公府一趟。
    片刻,竞秀就回来了,说是安国公府府门紧闭,前后无人,只见安国公下马进府时,也是神色忧愁,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珈若立即叫备车进宫,去见皇后娘娘。
    皇后见她神色凝重,也不意外,淡淡道:“早知道瞒不过你,是萧融恐怕你心乱神伤,这才让老黄写信来瞒你。如今消息已经封锁,京中也只有安国公府知情,连姚阳大长公主也瞒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