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不是大病,很多人选择带病劳动,这些可好了,干活的时候咳嗽声此起彼伏,又过了两天,更多的人被传染上了。
李场长没办法,不得不停止了大家的外出劳动,虽然不用下地干活了,但犯人们也不能躺在自己屋子里睡懒觉,农场最大的建筑物就是食堂,李场长命令人将中间的破桌子破椅子抬走了,农场的两千多人都被集中在食堂接受政治教育。
因为没有桌子椅子,大家都是找一个破草垫席地而坐,也有站在后面的。
苗兰兰瞅准机会,拿着自己的破垫子在王文广身旁坐下了。
“王大哥你也来听课啊!”
王文广没看她,轻轻点了点头。
苗兰兰似乎是受到鼓舞,又说道,“王大哥,听食堂的人说,早上码头上的人送来好多小虾,说不定咱们中午还能吃上一点呢!”
平城靠海,海鲜不稀罕,只有大鱼大虾才能卖上钱,小鱼小虾特别便宜,有时候渔民捕捞得的太多,满满一篓子还不用一块钱,因为经济实惠,老百姓都喜欢吃,一般是晒干了放起来,炖菜的时候抓上一把房间去,虽然是丁大的一点肉,味道却很鲜美。
王文广是个讲究人,鱼虾蟹向来都是新鲜大个儿的,赵珍珍买来的小鱼小虾他从来不吃,做成的酱也很少碰,但此刻不一样,最近这些日子吃得实在是太差了,听到小虾他竟然也有些想往了,又是轻轻点点头。
吴校长就坐在他的身边,看到两个人似乎熟悉的样子皱了皱眉,过了一会儿中场休息,很多人外出方便。吴校长拉着王文广出去了,在回来的路上他瞅瞅私下里无人,语气有些严厉的说道,“文广!你记住农场这个地方可不是学校,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那个一中的女老师是怎么进来的你清楚吗?她其实是因为男女问题。”
王文广这些天自认为够谨言慎行的了,下地干活儿老老实实不偷懒,更不会参与闲聊,不会说任何人的闲话,跟这一位苗兰兰其实没什么交集,统共就说了两次话,第一次是这姑娘主动上门的,第二次也就是今天,也是她主动走过来挨着坐下的。
不过,王文广不想为自己辩解,说来说去还是他的警惕心放低了。
再过了几日,王文广一大早起来觉得屋子里特别冷,他披上外衣往窗户边上一看,原来外面下雪了。
接到学校被下放的通知后,赵珍珍熬了一个通宵给他做了一套新的棉衣棉裤,王文广一直舍不得穿,但今天实在是太冷了,他从行李包拿出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看到上面细密的针脚,仿佛看到了赵珍珍那甜美的笑脸。
他没有任何时候比这一刻,更加怀念自己的妻子。
王文广小心翼翼的将衣服穿上,外面仍旧套上了破旧的解放装。
不得不说,赵珍珍做的衣服真的是特别暖和,王文广心里熨帖得很,美滋滋的吃完食堂的早饭,浑身还出了一点细汗。
因为最近天气越来越冷,即使不下雪也不再适合外出劳动,也不可能天天进行思想教育,来农场就是要接受劳动改造,最重要的还是要参加劳动,农场为此揽了一批做草帽草席的活儿,不出工就做这个手工活儿。
虽然弯着腰低着头干上一整天也不轻松,但比起田里的活儿还是要轻松一些。
王文广也学会了编草席,但这天才来到劳动的院子,还没开始动手干活呢,农场的一个小年轻过来叫他。
“王文广!你家里人来看你了,跟我来吧!”
王文广大喜过望,一路上走得飞快,小年轻不得不一路小跑跟在后面。 农场毕竟不是牢狱,有家属来探视没有管理的那么严格,但也不可能让外人随意进出农场,所以在靠近大门的地方专门有一间屋子用来接待家属。
赵珍珍提着大包坐在冰冷的凳子上等了好一会儿,终于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跑着进来了。
她只看了一眼就觉得眼睛发酸。
短短的一个月,丈夫王文广就像完全换了一个人。
他比之前瘦了一圈,皮肤虽然没怎么晒黑,但脸色明显差多了,一看就是劳动强度太大但饭菜营养跟不上导致的,两只眼睛略略有些红,大概是晚上睡眠不太好。身上还是那一套破旧的解放装,看起来还算干净整洁,只是袖口已经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