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妈妈_作者:雪上一枝刀(42)

2019-11-12 雪上一枝刀

    当天下午,赵珍珍就从张妈那里听到了最新鲜的八卦。

    因为三张电影票的座位是连在一起的,刘新兰想不发现钱洪庆和李爱华都难,平时看起来没什么脾气的姑娘,实际上性子烈得很,她当场就气疯了,不但把钱洪庆挠花了脸,因为李爱华这个傻姑娘还护着钱洪庆,胳膊也被她抓伤了。

    刘主任平时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宝贝闺女却被外地来的一个穷小子给耍弄了,发了一通脾气之后,立即给第一化工厂人事科的主任打电话。

    很快钱洪庆就因为作风问题被单位开除了。

    这个时候他又想起来恩师了,没几天就哭丧着脸上门了。

    王文广看到他就来气,本来是很好的苗子,他都跟山西的那边的领导说好了,拜托他们一定要照顾一下他这学生。

    谁知道钱洪庆压根儿不想回去,让他这个老师很是尴尬。

    王文广黑着脸坐在沙发上不肯说话。

    赵珍珍觉得,就是死刑犯最后也得让吃上一碗断头饭,她小时候挨过饿,看出来钱洪庆应该是至少两顿没吃了,就让张妈煮了一大碗面条端上来。

    钱洪庆感激的冲她笑了笑,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王文广洗完一支烟,撇了一眼茶几上的空碗,冷冷的说道,“钱洪庆,老师以前跟你说过,人有多大能耐就吃多少饭,千万不能有非分之想,做学问做工作是要踏踏实实的,没有半点捷径可以走,国家培养了你,你不要让党和人民失望!也要对得起自己的天资。”

    钱洪庆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

    最后王文广到底是心软,钱洪庆档案上已经有了记录,恐怕一般的单位不敢再用他,想去山西省级单位是不可能的了,不过上次他去山西讲学,那边有个地级市的化工厂才刚兴建,正是用人之际,也许还会卖他一个面子。

    钱洪庆揣着老师写的条子千恩万谢的走了。

    山西的那个化工厂,虽然是地级市政府出资兴办的,但地址却是在离市里一百多里的农村,登高远眺全是一眼看不到头的黄土地。

    估计钱洪庆难耐寂寞,很快会在那边安家了,    眼瞅着暑假要结束了,建民和建国要上小学二年级了,建昌也要上幼儿园,王文广觉得应该在这之前带孩子去一趟父母家。

    晚上开饭前,他趁赵珍珍去了厨房,将老三建昌从地板上抱起来,亲了一口他的胖脸蛋,问道,“三宝,你想不想爷爷奶奶啊?”

    小建昌本来正在玩新买的积木,他准备搭一座又高又大的城堡,被爸爸打扰了有点不高兴,就说道,“不想!”

    一边说一边从王文广的怀抱里挣脱开,又专心蹲下玩积木去了。

    王文广有点失望,慢慢走到客厅的另一端,这里靠窗摆了两张小书桌,平时建民和建国就在这里做作业,此刻哥俩儿正摊开作业本仔细对作业,唯恐有遗漏掉的。

    建民和建国比别的孩子早入学一年,但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建民,回回都考双百。

    王文广看到他们收拾作业,忽然想到一件事儿,就拍了拍老大的头,问道,“建民,你和弟弟的作业都做完了?爸爸前些天让你们每天写一篇英文小短文,坚持写了没有?”

    建民一愣,他爸爸的确说过这话,不过是在爷爷家说的,但当时大家都在吃饭,特别是爷爷王稼轩后来又说了,英文首先是一门语言,一开始学书写和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开口说。

    并且在饭桌上给大家一一纠正发音。

    也就没把王文广的话当回事儿!

    王建民脸上露出了作为好学生没完成作业的羞愧。

    小学没有开设英文课,但小哥儿俩三岁就跟着爸爸王文广学英文了,王文广教的很认真,但最近两年太忙,时间就不固定,每次上课长短也不固定,而且内容也很随意,根本没有提前备课,所以建民和建国的英语进步不大。

    即便最近爷爷王稼轩给好好上了几次课,但他俩的水平也就是有几百左右的词汇量,会说简单的句子,能写对几十个常用的单词,这样的水平,离写小短文还差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