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子再接再厉,从精神损失费啊买命钱一路发散下去,最后也不知道脑补了些什么,突然开始跟琴酒打包票。
具体类似于:你放心吧,只要我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别说补你的误工费了,就算哪天你金盆洗手想上岸,我们铃木家把户籍都给你解决掉,绝对不会让你像电视里那些无名杀手一样,心存善念却做了黑暗世界的亡魂,被奴役着永远得不到自由,最后怀揣着对于光明的想往,无声无息的死在肮脏的小巷子里!
说到最后她还把自己说感动了,再看琴酒时,那眼神都带了一股莫名其妙的怜惜。
亡魂琴酒简直要被她气笑了。
讲道理,说得出这种话,就算为了赎金不灭口,也要让你吃点苦头才行呢。
琴酒也挺稀奇的,但他更稀奇的是,就这么看着这位人质小姐的眼睛,他几乎没什么犹豫的、就接受了她说自己姓铃木这件事。
铃木园子的直觉再次发挥了作用,她敏锐的察觉到了该金发男子气场的变化:虽然更加冷冰冰了,但确实少了点货真价实的危险感。
于是她试探着稍稍抬了抬头。
——很好,这次没有大巴掌把她按回去。
就这么一步一步的抬头、松手、伸直膝盖,她每动一下,就小心翼翼的观察一下该男子的神情变化——可能是意识到将要赚到的外快比任务金多,琴酒也就不怎么在意警察浪费时间的事情了,他就那么面无表情的站着,看着摇钱树一动一哆嗦的从他身上爬下来。
园子脚踩大地的时候,久违的体会到了安心的感觉,她原地蹦哒了两下,放心了,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可阳光灿烂的抬起头,毫无隔阂似的对绑匪琴酒笑着说了句“谢谢啊。”
杀手先生再次冷笑一声作为回答。
隧道的另一边,工藤新一心里已经确定了凶手是谁,此时干脆的原地拍了拍手,瞬间吸引住了场内所有人——包括那位想要去角落问话的警员——的目光。
其实工藤新一这十几年来都没搞清楚过,铃木园子到底是靠什么认识世界的。
他们小时候互相恶心的事情干过不少,工藤新一那会儿虽然还小,但偶尔会那侦探小说里的故事套用,用视觉错或是光影之类的小技巧,学着凶手们的手法把她的东西藏起来,然后等着看她的笑话。
但铃木园子从来不上当。
她的思维只有一条直线,逻辑能力也十分感人,脑子里有些不为人知的粗暴等式。
比如:
东西丢了?
肯定是工藤新一干的!
东西坏了?
肯定是工藤新一干的!
有什么不对?
肯定是工藤新一的错就对了!
所以在幼儿名侦探的早期试验中,哪怕他耗尽智商布了个什么局,也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于探案小说中写的,那种犯人出了谜题、然后侦探依靠智慧解开线索,两个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铃木园子从来都是靠着谜一样的直觉和逻辑,在三秒钟之内武断的判定犯人是工藤新一,然后她也不去找东西,直接来找工藤新一打架。
那段岁月留下了各种各样或好或坏的东西,比如他曾经觉得很可爱的、会小心翼翼偷看了他好几天不敢打招呼的小女孩。
比如那个看着就很孤僻,但愿意把苹果让给他的小姑娘。
再比如他曾经觉得有点仓促、但因为她还是蛮可爱的,所以半推半就答应了的,所谓“郁金香花前的约定”。
——虽然他后来才知道,小姑娘之所以偷看他,是因为嫌他碍事。
——本来说好了让给他吃苹果,一言不合就差点砸上他的脑袋。
——而那株他以为是约定见证物的郁金香,更是没能活过一天,就被对方干脆的一铲子掘死了。
工藤新一觉得这就是认知不对等造成的悲剧。
他所看到的好的、可爱的的东西,在铃木园子看来,很可能都是些讨人厌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