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医_作者:春溪笛晓(174)

2019-11-30 春溪笛晓

    那边吩咐完就切断了通话。

    金发老外看向旁边的摄影师。

    摄影师顶着一头红发,皮肤特别白,力气比一般人大,扛着沉重的摄像机到处跑也不嫌累,非常吃苦耐劳。

    可惜他们上司一向把红发人种称为“红发佬”,据说他们上司老家流传着“红发的人没有灵魂”这种荒谬说法,所以这位上司很看不起红发人种,仅次于看不起黄色人种!

    金发老外宽慰说:“他这人就是这样的,你不要放在心上。”

    摄影师耸了耸肩,无所谓地说:“反正给我发工资就好,随他怎么喊。”

    金发老外想到上司的要求,叹了口气。他一向挺喜欢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特意请求过来跟进这边的捐助后续,顺便好好玩一玩。

    今天的拍摄内容虽然略嫌枯燥,但也很符合纪录片的整体感觉,要是按照上司的思路去剪辑,恐怕会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了!

    注:心脏搭桥相关参考科普文章《有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几个问题》

    关于上章的大奖能不能领的问题,现实世界能不能领不要紧!小陆这个世界可以领!现实确实有十几亿大奖,具体怎么扣税怎么领就不研究了,怕伤心!(bushi    小君一家住在城郊的“城中村”一带, 由于临近高铁站, 这一片发展得还挺不错。

    不过对小君一家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他们是来打工的, 家在更远的乡下, 一家人挤在租的屋子里。

    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全家一个月加起来三四千的算是很可观了,除去花用一年下来也能攒个两三万, 努力几年就能回家建楼房。

    富有富的活法, 穷有穷的活法,他们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多艰苦,一心只想让儿子好好念书, 将来出人头地。到那时候,他们儿子也许就成了正正经经的城里人, 这样他们在村里也算是吐气扬眉了。

    不少进城打工的人大多怀着这样的想法。

    只是小君一家被一场大病打得猝不及防, 还是小君一个同学听过说那么个国际慈善基金会的名字,求英语老师帮忙写封英文求助信,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帮他把资料整合一下发过去。

    没想到他们幸运地收到答复, 成为了国内第一个接受捐助的对象。

    更幸运的是,小君等到了适合的心脏。

    经历了这次心脏移植手术, 小君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正常上学、正常生活。

    一个生命的奇迹往往是由无数幸运的巧合组成的。

    对于好心的国际友人, 小君一家自然是心怀感激的, 听说对方想去自己家看看,小君父母热情地带着他们来到他们租住的出租屋。

    出租屋很狭窄,连基本的生活质量都很难满足, 但小君一家把它收拾得很整齐,添置了不少便宜的小家具,一看就是个温馨的家。

    金发的吉姆带着摄影师拍摄了小君家里的情况,又去询问小君邻里关于慈善公益的了解。

    这里的打工者明显不可能精通英语,吉姆特地带了个翻译。

    通过一整轮采访,吉姆发现他们对各种慈善基金会基本闻所未闻,对大病的看法都比较消极,老人大多觉得如果真的生了要倾家荡产的大病索性就悄悄死了算了。

    这类人群要是没有人指个明路,确实很难想到该如何向外界求援。

    而真正需要帮助的往往就是这些人。

    不过通过采访,吉姆发现中国现在的线上公益做得不错,各种社交软件都有推出公益项目,可以在线给有需要的人筹款。

    这种方式可能漏洞比较大、真实性比较难核实,但方便易行、容易普及,也算是一种很不错的公益模式。

    据吉姆了解,中国的企业或明星也陆陆续续建立了各种慈善基金会,以不同的方式帮助特定人群。

    总的来说,这个东方国度的社会福利虽然远不及发达国家,但也没有传言中贫困落后。由于拥有丰富的物产和充足的人力资源,这个神秘东方国度的某些领域甚至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发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