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知青后的年华_作者:杨李涛涛(20)

2019-12-01 杨李涛涛

    他曾在一家卖豆浆的小推车边上观察,真好卖,不用吆喝,客人排队买,一个收钱,一个盛豆浆,忙得热火朝天。

    他当时还戏谑地想,要不是他有正式工作等着,自己鼓捣些小买小卖也不错。

    谁成想,这倒成了他可抓的稻草。

    昨天,家里意见一致不想把工作让给他,他心里就有了模糊的想法。

    坚持把钱抓在手里,固然有不信任他们的因素,其实他还想有点资本,找到合适的稻草,栽种在自己专属的院子里,希望他们结出粮食。

    可那份稻草到底能是什么,鲁齐木心里没底归咎原因还是他没门路没手艺,门路不好找,他把主意打到学手艺上。

    走到豆浆摊子后排队,鲁齐木决定先跟老板套套近乎。

    “同志,生意挺红火呀。”终于轮到他。

    老板头也没抬,“就够讨生活。”

    “同志......”

    “赶紧端豆浆走人,后面人都等着呢。”

    这是排在后面的人抗议的话。

    没办法,鲁齐木端起碗站到边上吹吹喝起来。

    他也有个眉眼高低,看老板忙,洗碗耽误功夫,连忙上去帮忙。老板还以为他想使坏,鲁齐木解释后,老板就放手让他去做。

    有了鲁齐木的帮忙,豆浆队伍不断向前,没多久就卖完了。

    鲁齐木把干净的碗放好,还没抬头,就看见面前的两毛钱,“同志,你这是?”

    “兄弟,你忙活半天,不能白干,钱不多,中午买碗面吃。”老板把钱塞到鲁齐木手里。

    鲁齐木盯着这两毛钱有点愣怔,等他们推车要走,才赶紧跟上,“同志,我看你这忙不过来,为什么不多找一个人帮忙,还能多卖点。”

    “找人帮忙?兄弟,你净开玩笑,这摊子也就够我们一家吃饭。”老板以为鲁齐木想来帮忙挣工钱,当笑话听。

    鲁齐木不苟同,“怎么会?明明卖出去那么多碗。”

    “今天是卖得多,明天还没着落呢,一个月能卖二十天就是满月,哪有那么多黄豆供给。”

    老板摇摇头,推着车,领着媳妇走了。

    鲁齐木望着他们的背影,无从判断话里的真假,甚至觉得这是老板在拒绝他的借口。

    可随着后续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跟不同的人交谈,他了解到这确实是事实,资源的匮乏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有就做,没有就停着,跟农民看天吃饭也差不多。

    那些能每天出来的摊位,你都不要想,背后肯定有支撑,鲁齐木试图跟他们搭话,两句就把他撅回去,牛气哄哄恨不得鼻孔朝天。

    他掐着腰,皱着眉,在嘈乱的市场中间来回扫视,希望再找一家能上嘴问的摊位。

    这时候,他的肩膀被拍了好几下,扭头一看,是一个瘦瘦的老汉,个头不矮,脸上沟壑难平,带着个破棉帽子,身上的衣服也不平整,“是您拍我?”

    老汉溜了周围一眼,“想挣钱,跟我来。”

    鲁齐木心里一动,还没来得及细想,脚步已经迈出去追着老汉到了背风的街道口。

    “您怎么知道我想挣钱?”

    老汉缩着脖子,双手插在口袋里,“我观察你好几天,不会看差。”

    “哦,想不到我还能引人注意,那您把我喊过来有什么指教?”鲁齐木靠在墙上,随口问。

    说实话,就冲着这老汉穿得破衣烂衫,他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真有手艺,不会混得这么惨。

    老汉搓搓手,呼出一道哈气,“我观察你好几天,也看出来你是厚道人,才想跟你合作。”

    “合作?”鲁齐木上下打量老汉,“合作什么?”

    “瓜子。”老汉回答。

    鲁齐木皱皱眉,瓜子,年节里常摆的东西,抓两把磕是个玩意,只是如今平常人家饭都不能敞开吃,谁有闲钱总买零嘴,“这不成,怕不好卖,挣不来钱。”

    “挣不来钱?小伙子你真是孤陋寡闻,你知道吧,前几年有人卖瓜子挣了八十万。”老汉的表情特别夸张,语气里蕴含的羡慕嫉妒恨就别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