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人家_作者:风暄和(109)

2019-12-02 风暄和

    严嵩一听,气的把旁边的桌案拍的砰砰作响,道:“哎呀,这个逆子!险些把他母亲气出病来,真是不孝呀!”

    林蓁又道:“……在下想让他跟在下一起回来,又怕他不肯,于是在下便对他谎称是您和夫人派在下去那里寻他的,说您和夫人在家中等的着急,让他看在夫人份上,早日回南京。”

    严嵩赶忙往林蓁身后门口看去,却还是不见严世藩的身影,他忙问道:“那……那我那不孝子现在何处?”

    林蓁叹道:“大人,小公子实在是太……太机智了,小人一直和他形影不离,却还是被他找了个借口甩开,自从五月一日,小人就没再见过他了!”

    说话间,门口传来了一个妇人啜泣的声音,原来是严夫人欧阳氏走了进来,她被丫鬟扶着,看起来十分悲痛,估计是好几日茶饭未进,说起话来也没什么力气。林蓁和翁万达行礼过后,欧阳氏道:“老爷,那逆子虽然顽劣,但还知道分寸,既然这两位说曾经见过他一面,他知道我们寻他,应该过不了多少时日就会回来了。更何况还有严年陪着他,他应该不至于出什么事情。”

    当着林蓁和翁万达的面,严嵩不好发作,只是闷闷的道:“夫人,你往后也不可对他如此娇惯,让他越来越无法无天了,唉!”

    欧阳氏应了一声,再三要办置酒菜感谢林蓁,林蓁一想严嵩家里这么清贫,再让他破费实在过意不去,于是便坚决拒绝了,严嵩找不到严世藩,也不太有心情招待客人,于是便将两人送到门口,只说是改日一定重谢。

    林蓁刚走几步,却见欧阳氏的丫鬟从后面追了出来,又仔细询问了一番严世藩的情形,是不是缺吃少穿,面色如何,是否玩的开心,林蓁想起严世藩那一副得意的模样,便道:“小公子一切都好,请你们夫人不用担心。”

    两人离开严府,林蓁把听来的严世藩偷了他母亲的首饰做路费的事对翁万达一讲,翁万达叹息道:“都说‘慈母多败儿’,我看这严大人的夫人对他这个儿子也未免太过溺爱了。”

    林蓁回到国子监,一打听才知道最近可发生了不少大事。桂萼一封上疏果然惊动了朝廷,原来两年前朱厚熜即位的时候,他和杨廷和都各有妥协,杨廷和同意朱厚熜以迎皇太后之礼迎接蒋氏入京,而朱厚熜则不得不接受了杨廷和的方案,仍将过世的兴献王称为“皇叔考”,蒋氏称为“皇叔母兴国大妃”,而现今朱厚熜已经坐稳了皇位,有意重议此事,恰好收到了林蓁的来信,便对林蓁暗示让桂萼他们快点上书。

    所以,桂萼的奏章上的正是时机,朱厚熜将奏疏交给群臣,让他们再次商议,而这一次,虽然臣子们表面上仍然义愤填膺的站在杨廷和一边,但暗地里,许多官员心里却已经不再那么死心塌地的支持杨廷和了。

    林蓁和翁万达找到张璁,此时的张璁一扫先前的沉郁,欢喜的把林蓁迎进了门。他告诉林蓁,他和桂萼已经收到了皇上的诏书,让他们进京面圣,“集议大礼”。

    这是一件好事,虽然林蓁还没机会从系统里看一看上一辈子发生的事,但他确定这个进程比前世加快了。只是,先前群臣痛哭的场面还在他脑海中没有消散,他嘱咐张璁道:“虽然皇上心意已决,但朝臣们却仍在观望,张大人您此次进京,一定要小心些呀!”

    张璁踌躇满志,道:“我们不过是为了匡正大礼,就算是和杨廷和当面辩论,我也不怕!”

    就这样,张璁和桂萼两人拿着诏书,第二天就启程进京去了。林蓁在南京心中惴惴不安等着消息。又过了几日,他们向国子监请的假期已经结束,陈一松也从宁波回来了,他们便照样到六部以及翰林院去实习。

    三件事情解决了两件,就只剩下了航海图。如今他们结识了席书,翁万达决定回到兵部之后请求席书帮助他们,看能不能让这尘封多年的航海图重见天日。

    林蓁这天一回到翰林院,严嵩就满面笑容的迎了上来,亲热的拉着他的手,道:“哎呀,维岳呀,我那逆子果真前两天回到家里来了。今晚拙荆备了些饭菜,你一定要到家里去坐一坐。”

    林蓁原本其实是有些希望严世藩在路上出个什么意外的,不过现在看来他的希望已经破灭了。往好处想,严嵩现在对他这么亲热,至少说明他先前在严嵩面前的解释起了作用,严世藩没有找茬,他应该是蒙混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