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人家_作者:风暄和(237)

2019-12-02 风暄和

    林蓁看着那高高的教堂顶上的十字,低声答道:“恐怕他们占的这‘一席之地’还不小呢!”

    沈炼点了点头,两人重新调整了一下姿势,继续往前走。这时,忽然面前出现了几个晃晃荡荡高大粗壮的身影,林蓁一瞧,来的正是一伙佛郎机人。他们穿着紧紧绷在身上的马甲和长裤,离着老远林蓁就闻见了烈酒和乱七八糟香料、烟草的味道。等他们走到近前,林蓁隐约听见他们议论道:“……他们都带回了成箱的丝绸,咱们这一趟连一半的货仓都没装满……白跑一趟了!”

    接着,那说话的人脚步一顿,目光落在了林蓁他们几个身上。后面有人道:“这几个家伙是谁?像是刚上岛来的!”

    他话音刚落,另一个大嗓门的佛郎机人嚷道:“把他们叫住,瞧瞧箱子里头装的是什么好东西!”

    他一出声,四周的人都吓了一跳,在前面领路的那两个身穿黑衣的人朝他们投去了警告的目光。这些佛郎机人虽然都是亡命之徒,但他们大概是刚上岛不久,对这些“范陶公”的手下有几分忌惮,没敢凑上前来,而是在原地议论道:“算了,如果实在不行,咱们就从倭人手里头抢,海风风向变化之前,咱们还得赶回家呢……”

    林蓁听了这番话,心想:看来,这岛上也不太平。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巨大的利润背后必然有巨大的风险,佛郎机人的到来显然给双屿岛增添了更多的危险因素,不过,这对于他们来说却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

    那伙佛郎机人其中的两个好像调转了头,跟在他们后面慢慢走着。林蓁也示意沈炼放慢了脚步,断断续续的佛郎机话传进了他的耳朵。

    “你打算怎么下手?”

    “听说倭人里说了算的,是个汉人。他不是武士……我是说,那种拿刀的……你明白吗,所以,咱们要是能约他出来谈谈,找个机会把他杀了,倭人肯定大乱,咱们就趁机大抢一番,不过,最好在这儿的国王回来之前解决……把你们的火铳都准备好,记住了吗……”

    沈炼听得一头雾水,林蓁却有些心惊胆战,那个儒生说得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些人冒着生命的危险不远万里来到这座东方的小岛上,为的可就是一个“利”字。为了“利”,他们不知道杀戮了多少南北美洲和非洲的居民,得到的却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国王的嘉奖和可以一代代传下去的爵位,所以,再多杀几个,他们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这时,前面那两个黑衣人频繁的回头往后看,林蓁和沈炼赶紧加快脚步,跟了上去。前面的路光线有些微暗,不再像刚才那么热闹了。两旁没有商铺,而是隔上几步就能看到手拿着长刀,像雕像一样站在路旁的侍卫。杨三一瞧那一把把长刀反射的寒光,心里不觉就有些怕了,结结巴巴的问道:“这这……这是什么地方?”

    一名黑衣人笑了一声,答道:“你不是要卖货吗?头一次上岛,无论是什么货都要先让我们张总管瞧瞧。”说着,他抬手一指,这时林蓁才见着,在刚刚升起的雾气之中,有一座像城堡一样的石头垒成的“城中城”,就在缭绕的云雾中矗立着呢。

    杨三满心以为他们是来找一个什么叫“宋素卿”的人的,听说还要见什么总管,脚下就不敢动了,道:“我们就想卖了货,拿了银子走就算了,怎么……怎么还弄得这么麻烦……”

    陈一松赶忙在旁提醒:“掌柜的,您怎么忘了,咱们还有货在兴昌酒楼里头搁着呢,咱们千里迢迢跑来这么一趟,哪能只卖这么点货呀?”

    一听他们还有货,而且放在兴昌酒楼,那领路的两人态度好多了,道:“哦,原来你们这次是先带点样货来的啊,那更要见见张总管了,倒不是因为别的,平日里总管他也不会多管这些事情,只是如今‘范陶公’他老人家不在,却曾经捎过信来,叫我们这些日子都小心着些。”

    陈一松放下箱子,走到杨三身边,劝慰了他几句,林蓁和沈炼也搬着箱子凑过去,陈一松从旁劝道:“掌柜的,咱们来这儿,不就是为了赚银子么?既然已经上了岛,就没有回头路了。”

    杨三回头看着林蓁,林蓁对他点点头,道:“放心,咱们会没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