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人家_作者:风暄和(266)

2019-12-02 风暄和

    百年之后,皇位更迭,山都乡的状元第中仍然住着林家后人,这宅邸当年经历数次皇上下旨扩建,已经变得太大了,犹如宫殿一般厅室无数,道路交错,好像一座城池,一不小心就会迷路。不过,因林家人丁兴盛,子孙和睦,这宅子一直管理的井井有条,始终都没有变过。

    这日,两个顽皮的总角孩童在宅子里跑来跑去,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偷偷打开房门一瞧,只见这似乎是一处小书斋,案前摆着书卷,架上放着花草,生机盎然,似乎是常常有人打扫的样子。

    其中一个小孩似乎小一两岁,长得眉清目秀的,就是胆子小些。他有点怕了,拉着另一人道:“这是不是咱们祖公的书房呀?咱们最好别在这儿乱跑乱碰。”

    那另外一个孩子和这孩子有几分相似,却比他更加高大挺拔。他一拍胸脯道:“怕什么,就算是祖祖祖公的书斋,也没说不能让人来看呀。我听说咱们位祖公到那什么……呃……美洲去过!说不定这儿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我想看看,长长见识嘛。”

    他一边爬上爬下的四处摸索着,一边说道:“你整天读书,知不知道咱们祖公最后是什么官职?”

    那文静的孩子答道:“当然知道啦,他老人家最后做到了嘉靖一朝的首辅,谥号文正,而且,他是咱们大明这么多代以来,唯一一个三公兼任三孤的大官儿。”

    另一个孩子哈哈笑了起来,道:“我娘整天说你记性比我好,我看也不尽然嘛。你难道忘了,咱们的外祖公,最后也是三公、三孤,还追赠忠诚伯呢!”

    两个孩子相视而笑,心中都对自己的家世十分骄傲。年纪大些的那孩子又一撇嘴道:“哎呀,可惜就是他老人家定下家训,说是孩子们一定要在这乡下长大,不能早早进京享受富贵,害得我都不能去经常去看我爹,我跟你说,京城里可比这儿热闹多啦,还有那陆家的表妹,嘿嘿,你不说我也知道,上次你看见人家,两个眼睛转都转不动,你丢不丢人呐!”

    年幼的孩子一听脸就红了,道:“你、你还说我,难道你没有盯着人家看嘛?”

    又道:“我看他老人家说得有理,咱们还是在这乡下好好读书,然后再进京做官,你们看门口贴着的‘诗书传家远,耕读继世长’……要不是咱们家这么严的家训,能到如今都代代不衰吗?”

    另外那孩子却不买账,一再问道:“你有没有偷偷去找陆家表妹说话,你快说啊,你要是说了我就不告诉你娘,你要是不说,下次我再见了她,我就告诉她上次偷偷藏了她绣的帕子的人是你……”

    “胡说,明明、明明是你……”两人说着笑着,打算关好门离开,忽然轻风拂过,桌上书页簌簌作响,他们一同好奇的凑上前去,只见那字迹俊秀有力,一行行整齐的楷书,底下一方小印,颜色虽然褪去,但字迹仍然清晰。二人细细一看,只见印的是“维躬”二字。

    那楷书写道:

    繁华消歇似轻云,

    不朽还须建大勋。

    谁知榜上头筹客,

    竟是遥遥异乡人。

    旧岁杯前寻知己,

    新樽金缕已见春。

    易得万年奇珍宝,

    难觅斯世一同仁!    林蓁沿着那一道长长的朱红色宫墙往前走去,只觉得走了快小半日,方才走到一座城楼似的五开间大门口,眼前丹漆的大门上嵌着一颗颗金灿灿的铜钉,晃得林蓁两眼发晕。他在门口站了片刻,只听吱呀一响,大门缓缓打开,有人迎了出来,和气的问道:“是薛进士从潮安府引荐来的么?快请进来。”

    林蓁知道薛侃已经提前派人送来了消息,忙点点头,随那人往里走去,曲曲折折不知道绕过了几道回廊,又走过一座御桥,两旁都是白玉石龙凤雕栏,这些华贵精致的宅内景色处处都吸引着林蓁的注意,但他却只是匆匆扫过,一点不敢分神多看,只想待会儿见了兴王该怎么答话。薛侃既然推举他来,对他还是给予厚望的,还有自己的老师、族伯……他不能让这些看得起自己的人们失望啊。

    走了半天,领着他的那人在一座大殿之前停下了,门口端端正正站着两个眉清目秀的书童,其中一人略略点头,道:“王爷就在里头等着,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