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杂货铺_作者:蚕丝如故(168)

2018-03-11 蚕丝如故

  那人坐下,从背包里拿出一个锦盒,放在桌上。等盒子打开,余姬诧异问道“苏丽娘是你什么人?”

  那人惊讶“你认识我奶奶?”

  余姬拿起那个锦盒,神情复杂。“她怎么了?”

  余姬笃定的语气,那人明白过来,这就是自己要找的人。这女子一眼看出东西的来历,不会是江湖骗子。他松了口气,吸一口气道“我奶奶过世了。”

  “什么时候?”

  “一周前。”一周前,奶奶过世,临终前,托付自己回国,将骨灰安葬在苏城。并嘱托他,一定要找到一个叫余姬的人。这个人开着一间杂货店,找到她,就让自己跟她说。

  “请您兑现当初的诺言。”那人想了想又道“我叫威廉,我奶奶说,找到四方杂货店的老板,拿出这样东西,她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虽然这样想,但威廉还是有些忐忑。这个女孩如此年轻,会是自己要找的人吗?这个诺言,又是什么?

  余姬拿起那东西,对着日光照看一下。看到那圆润的光泽,余姬笑的轻浅“我知道了,我会兑现承诺的。”

  威廉见她的举动,觉得有些怪异,但是又不知道怪异在哪里。想到祖母临终前的嘱托,威廉忍不住好奇“我可以问问你,是什么承诺吗?”

  余姬闻言,身体后仰一下,靠在沙发上。双腿交叠,笑的戏谑“你真的想知道?”

  威廉点点头,他实在太好奇。

  在他的印象中,祖母一直是个神秘优雅的老妇人。在无人的时候,最喜欢听牡丹亭记。她有一个老式的留声机,旧唱片里,只有这一首戏曲。

  每年祖父的祭日,祖母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听这首曲子,一个人伤心落泪。

  还总会握着脖子上的珠子,喃喃自语。当祖母躺在病床上,临终之际。她笑的快乐,感觉不像去赴死,反而像去见…情郎。

  威廉自小在国外长大,但家中从未断绝国文教育。祖母出生书香世家,总是亲自教导他们诗词歌赋。

  所以,他也喜欢研究牡丹亭记。却始终不曾懂得祖母喜欢它的缘由在哪里!

  余姬仔细打量这个少年人,垂眸思索了片刻,方道“你想听,我便说。但是…不要问我真或者假。”

  威廉一听,眼里全是欣喜。仿佛多年的谜底终于要揭开,他就要解开自己心中的疑惑。

  余姬见他如此不禁失笑,这样子,真像那个人。那个人,当时也曾这样欢喜。

  ------------------

  1935年,不算太平的年月。

  这一年,苏丽娘带着丫鬟若雨,乘上火车,从太原南下,前往上海。这一次,她是遵循父母之命,去上海拜访旧友乔叔叔一家,顺便,去跟未婚夫乔玉良完婚。

  电报里,乔叔叔说的殷切,表示乔老夫人身体大不如前,希望在有生之年,见到孙子完婚。

  苏丽娘已经三五年未见未婚夫。

  如今,才刚刚十六岁的苏丽娘,竟是要孤身南下完婚。这听起来,实在不符合苏家那书香世家的规矩。

  可太原那里,当地的土霸看上苏丽娘,为了避免麻烦,苏丽娘只能连夜离开太原,避免有损名声的事发生。在苏家,失了名节的女子,那都是要沉塘的。

  “小姐,你说姑爷如今是何模样,要是长成丑八怪,那你多亏啊。”丫鬟若雨堪堪十四岁,真是天真可爱的年纪,成天跟在小姐身边,见惯了才子佳人的戏码,自然认为自己家的小姐应该配一位风流倜傥的才子。

  若是那丑陋不堪的男子,怎么能配上她家才貌双全的小姐。

  苏丽娘生的温婉,常年的书卷熏陶,让她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身淡蓝色打底的绣花旗袍,映衬得她肤如凝脂。虽然是买的包间票,可路过车厢时,过路的行人,忍不住打量她。

  “尽说些胡话。”苏丽娘浅笑,脸颊浅浅的酒窝,让她像春日的梨花,纯白耀眼。

  她与乔玉良相差2岁有余,自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后来乔家迁往上海经商,联系也不曾断绝。只是这几年,日子不太平,两家往来全靠电报。

  记忆里,他永远是那个俊秀清逸的男子,眼里有着明亮的光芒。

  想到这,苏丽娘微微羞涩,拿起书来念,想要驱散心中的热意。

  若雨见她如此,不屑撇撇嘴“要不是那胡三拳不要脸,小姐你应该在家等着姑爷八抬大轿上门迎娶,哪里像现在这样自己去寻夫家,实在太没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