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军垦卸货。”范书记心情好,还真就回了他了。
然后人就下车了,去跟来接货的军垦领导交接。给卸了一大一小两辆拖拉机下去。还给配了两大箱子常用的大消耗的零件。
人家来接车的,也没空着手,人是坐着大货车来的,拉了满满一车的大米来。回去正好拉零件。拖拉机都是只有车头,可拉回不回去那么些零件。
该卸的卸下去了,该装的也都装上了。火车才又接着往镇上开。
到了镇上的火车站,赵场长带着人亲自来接了。把农场的十辆拉来机都给带出来了,后面都挂着货车。江队长他们也都来了,不过马车都没赶来,就只是青壮们都来了,东西多,得搬呀。
足足折腾了好几个小时,才把零件、大米啥的都装到车上去。把拖拉机头也都装满了头,能走了。问共就四辆车,罗玄跟林援还有慕易一人开一辆大车,小的方淮心给开回去了。
哎呀妈哟,这大冬天的,开着拖拉机,北方呼呼的吹,穿多少都没用,没十分钟呢就吹透了。回到农场得三个多小时呢,下车的时候,方淮心都觉得,腿和脚都不是自己的了,劲儿都不会使了。
还不如赶马车的呢,人家冷了还能下车跟着马车跑一会儿暖和暖和。
怪不得一到了冬天,赵场长就不让场里的拖拉机跑远路了呢,人家这不光只是抠啊,人家这也是好意呀!
回了屋,就外衣一脱,就坐到炕头儿上了。身上还压了两层厚被子,炕是烧得热乎的,李英又把三个人的热水带都给灌上了,两个脚下各放了一个,手里又抱着一个捂在肚子上。还足足哆嗦了半个多小时,才缓过来。
黄芪是坐在后面车斗里的,有车厢板挡着,底下铺着草铺子,上面盖着棉被,冷也还是冷,但还能忍受。
对于方淮心这种自告奋勇非要开车的行为,都不知道说点儿啥好了。当着领导的面儿,还能说她积极不好吗?没看人家跟来的几个司机,一听不用他们开车,麻溜儿的都上车坐着去了吗?傻孩子。
回到农场,一看她冻得那个怂样子,是又心疼,又无语,想说她活该吧,到底还是不忍心,在小炉子上给熬了姜汤祛寒,也没忘了给罗玄他们向个傻小子也送过去一些。
一身汗出了,也就没事儿了。
到底是年轻,身体底子又好,抗造。
黄芪没在农场多待,当天就回了林场了。
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又是新了一天了。
也还是跟之前的无数个日子一样,上班,干活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万刚跟李敏慧结婚之后搬出去在自己的小院子里过小日子的生活把其他人给激刺着了。男知青们一个个跟发|情的公|猫一样,热情得让人受不了。
女知青们,大的也不过才二十岁,哪里能抗住这种追求。
五一之前,赶在农忙还没有开始,一下子又有三对儿扯了证搬出去住的。女知青这边儿就剩下六个人了。
方淮心她们屋子里就占了一半儿,剩十钱三喜、张美娟和进门第间屋子里的王桂芬。这下好了,她们三个倒是能一个人占一房间了呢。
今年农场要大范围的开始使用化肥了,再没有实验小组了。但是前一年的实验小组成员们,都成了技术员儿,分散在各组,指导怎么使用化肥。所以,方淮心反而更忙。
山一绿,要做的事儿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感觉多少时间都不够用一样。采药,弄吃的,种地,种园子,扯洗旧被褥,棉衣裳。医务室的活儿还不能落下。零零碎碎的,人跟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小伙伴们也没有时间在一起聊天啥的了。慕易调到农场了,罗玄他们的四人小组,成了五人小组。哎呀,不对,算是四个半吧。因为高明结婚了,他媳妇儿不是别人,正是江彩霞。也不知道俩人啥时候好上的,反正是方淮心从拖拉机厂回来之后,就听说,人高明已经正式到江家提过亲了。江家当然没什么不满意的,京城娃,又有文化,还是男知青的队长。长得也体面,这就算最好的女婿人选了。俩人已经定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