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行,给您办,给您办还不成吗?”罗玄能说啥呢,听话呗。大不了找个离得近的地方,去探望也方便,就行了。
“不过,爸,您二老真的就能这么大大方方的回去啊?没啥影响吗?”毕竟二老可是“已故”的人呢。
“那你不用管,我说能回去,自然就能回去的。非常时期,用一些非常手段,那就是正常的,总比跟着那些个人闹腾,妥协的强吧?”罗道士很有信心。
“爸,您这话,我怎么听着那么像逃兵呢?”罗玄又皮上了。
“滚犊子,这叫逃兵吗?这叫战略撤退,保存实力。你懂个屁,硬顶着上去送命的,那叫傻子。”历史上这样的事情还少了?哪个朝代建立,大盘子稳下来之后,开国的那些个骄兵悍强不去个十之七八,那国都没法制,这个问题,那就是历史的必然,不是谁对谁错的事儿,耽谁坐到那个位置上,也得那么干。就是他们这些个受害的人,到底还是冤屈得紧。这是真正讲究剩者为王的时候,谁能熬过去,那才能说最后是不是赢了呢。
“那要是这么说的话,您这回去了,领导不还得找您吗?您能没待遇?还用得着我们给您准备房子?”罗玄一想,既然都能回去了,那肯定过去的事儿都不叫事儿了吧?他爸这又是没被定过罪过的,恢复工作也不是不可能吧?老师们不是都回去接着教书了吗?他老丈人方南国,也回研究所去了,还升官成正所长了呢。
“好不容易能在家里含饴弄孙,搞点儿个人爱好了,我才不出去干活儿呢。”老头儿想的可开了。想当年他是实在看不下去了才上战打鬼子。实际上,他的师门规矩也好,还是他的个人意愿也好,都更喜欢搞收藏,研究文玩古籍的。
“也好。在家里养养老,不错。”他们自己也能过得很好,罗玄也从来没想过靠他老子混日子,所以,对于罗道士恢不恢复工作,真没那么在意。
“把孩子给我们送到山里来,你们走之前,就让孩子在山里待着。”罗玄要走的时候,老两口到底还是舍不得孩子了。
“爸,这还没放寒假呢,你不能培养孩子逃学的习惯呀。”这老头儿,怎么想一出儿是一出儿呢。
“老师都走了,还学什么?我孙子不上学也一样考满分儿。赶紧给我送来,我亲自教。”然后就把罗玄给赶出山了。
罗玄从山里出来,回到家就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就把家里仨儿子给包裹得跟三只小熊似的,又送进山去了。
年里就剩下他们两口子。一边儿收拾东西,准备搬家,一边儿准备着过年,老师们都回京城去了,年前得给寄些年货过去,还有亲戚朋友啥的,都不能落下。要准备的东西且多着呢。
“慕老爷子回京了,打来电话,让慕易回去。”冬天农场里的活儿不忙,年轻人们没事儿的时候就爱聚在一起玩儿。这天,罗玄晚上回到家,一边儿烧炉子,一边儿跟方淮心念叨。
“什么时候走啊?”快过年了,慕家就剩下祖孙两个,慕老爷子肯定想慕易回去陪他过年的。
“马上就走,就这几天吧,交接一下工作,收拾一下行李就走了。”慕易这些年也熬到工程科的副科长了,要不是来得晚,资历不如罗玄他们这一批知青,光凭技术的话,怎么也是正职了。这说走就要走,身上的差事儿还是得交接一下的。
这也是罗玄跟方淮心一直在做的事情,他们两个身上的事儿更多,交接更麻烦。
“那你让他明天晚上来咱家吃饭啊?给他践个行。还有那些个年货儿,正好让他一块儿给带回去。再帮着送过去。”正好,自己人,用起来方淮心是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
“这还用你说吗?我早跟他说好了。”罗玄就笑,把热水给她打出来,端到炕边儿上,让方淮心洗脚。
第二天,方淮心早早就开始准备晚饭,化了一只野鸡,一只野兔,两条鱼,又泡了不少蘑菇木耳,还有小哥给邮过来的海带,早上柱子来送豆桨的时候,还让他下午再给送了十块豆腐和两斤干豆腐。
野鸡炖蘑菇,野兔干炖,江鲤炖豆腐,再加一个凉菜。就大白菜丝加上干豆腐丝还有海带丝木耳丝拌的,用蒜汁子一拌,再加上点糖醋和辣椒油,特别的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