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对朱时茂没了什么幻想,自然也不乐意跟郑氏对上,他儿子都要跟几个兄弟打好关系,她才不会拖儿子后腿呢。
郑氏虽然说远在县城,但是这边的事情她并不是完全不清楚,她知道王氏这个人,并且来之前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王氏就跟泥捏的人一样,让干嘛干嘛,一不反驳,二不对抗,看见朱时茂了没啥表现不说,看见自己了还笑得跟朵花一样。
一时间郑氏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把后宅想的太黑暗了。
郑氏嫁给朱时茂的时候,朱家已经发家了,但是产业并不大,后来朱家在朱时茂的手里一步步的扩大,郑氏选择龟缩在县城照顾二老。
郑氏她不是什么大家闺女,也没经历过什么宅斗,反正据听说战争是挺激烈的,但是其实自己没亲身面对过。
她身边的婆子却不这么认为:“要不是先前那一出,这王氏绝对不会有这么老实。”
到底是不是因为这样郑氏也不在意,反正只要不给她添麻烦就好了,小儿子的婚事一直是她头疼的一件事,毕竟年纪这么大了。
她这趟过来就是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只要不打扰她干这个事,那就没什么。
到了现在,婚期眼看着仅剩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朱三作为新郎,这些日子他常常约他的未婚妻出去玩。
因为婚期就定下来了,所以男女大防已经没那么严重。
他未婚妻长的不算好看,但是也不丑,小家碧玉型的,说话温温柔柔的,行事却大方有礼。
朱三挺喜欢的。
高小诺是他年前时候的暗恋对象,但是他是个挺现实的一个人,早就把自己心里边的那点念想给斩断了。
他的婚事并不简单,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朱家,所以他其实没对自己的未婚妻怀有多大的希望。
现在是意外之喜。
朱三给张甫远发了请帖,让张甫远那天带着高小诺俩人一起去,张甫远当然是答应了。
“不过这几天小诺挺忙的,她不一定有时间。”张甫远打了个预防针。
回去跟高小诺说起了这事儿,高小诺连时间都没问就答应了。
朱三儿是张甫远的至交好友,之前也帮助了她们很多,并且在高小诺看来,他也是个值得当朋友的人。
虽然说因为忌讳的原因,她不能跟人当朋友,但是去吃趟喜酒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是个古代社会,男女之间的交往尺度一定要把握好,她跟潘叔之间不用考虑这个问题,是因为潘叔他的年级都已经可以当她爹了,自然是不用这么忌讳。
但是朱三儿就不一样了,他年纪跟她差不多,太容易引人非议。
不过想想还挺不公平,张甫远可以整天的呼朋唤友,到了高小诺,交个朋友一定要前前后后想好才成。
再加上高小诺她本人对朋友的要求也不低,所以到了现在基本上除了潘叔一个朋友都没有。
高小诺不开心了,需要张甫远的安慰才能好起来,两个人一同去了厨房,马婶失业一顿饭的时间。
马婶对这个步骤现在也挺熟练的了,麻溜儿地让出来了位置。
虽然说现在无论是张甫远还是高小诺,比起来之前都忙了很多,但是两个人还是时不时地就一起做个饭什么的,调节一下心情。
不过现在的张甫远倒是很少亲自动手做甜点了,做甜点跟做饭还不一样,比较费时间。
他们的话本发行还在朱三成亲前边,这边印刷东西虽然说价钱不便宜,但是印刷速度还是很快的。
反正就是只要有钱,你想要多块就能多块,高小诺是不怎么有钱,但是她有个有钱的合作者,潘叔。
因为有潘叔这个隐藏的土豪在,他们的500本话本,没用几天就印好了。
印好了以后就是发行,这方面高小诺还是能够帮的上忙的,她在书店里把话本分好,由潘叔送过去,这方面也不麻烦。